| 缩略语表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前言 | 第9-11页 |
|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 1 中医对躯体形式障碍疼痛的认识与治疗 | 第11-17页 |
| ·躯体形式障碍疼痛的中医学病因病机 | 第11-12页 |
| ·躯体形式障碍疼痛的中医治疗进展 | 第12-17页 |
| ·中医治疗 | 第12-15页 |
| ·针灸治疗 | 第15-17页 |
| 2 西医对躯体形式障碍疼痛的认识与治疗 | 第17-23页 |
| ·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发展演变 | 第17-18页 |
| ·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发病机制 | 第18-19页 |
| ·躯体形式障碍疼痛的治疗进展 | 第19-23页 |
| ·心理治疗 | 第19-20页 |
| ·抗抑郁药物治疗 | 第20-22页 |
| ·抗抑郁药物联合心理疗法治疗 | 第22-23页 |
| 临床观察 | 第23-30页 |
| 1 临床资料 | 第23-26页 |
| ·观察对象 | 第23页 |
| ·西医诊断标准 | 第23-24页 |
| ·中医诊断标准 | 第24页 |
| ·纳入标准 | 第24-25页 |
| ·排除标准 | 第25页 |
| ·观察分组 | 第25-26页 |
| 2 治疗方法 | 第26-27页 |
| ·西药组 | 第26页 |
| ·针刺组 | 第26-27页 |
| 3 疗效观察 | 第27-30页 |
| ·观察指标 | 第27页 |
| ·疗效判定 | 第27-28页 |
| ·统计学处理 | 第28页 |
| ·观察结果 | 第28-30页 |
| 讨论 | 第30-38页 |
| 1 立题依据 | 第30-31页 |
| 2 观察指标选择 | 第31页 |
| ·VAS疼痛指数评分 | 第31页 |
| ·HAMD-17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 | 第31页 |
| 3 观察结果分析 | 第31-32页 |
| ·疗效分析 | 第31-32页 |
| ·安全性比较 | 第32页 |
| ·复发率对比 | 第32页 |
| 4 醒脑安神件刺法治疗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中医理论分析 | 第32-33页 |
| 5 醒脑安神针刺法治疗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西医机理探讨 | 第33-35页 |
| 6 临床观察设计方案科学性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5-38页 |
| ·观察方案设计的科学性 | 第35页 |
| ·观察方案设计存在的问题 | 第35-36页 |
| ·继续观察研究的前景展望 | 第36-38页 |
| 结论 | 第38-39页 |
| 致谢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6页 |
| 附录 | 第46-52页 |
| 个人简历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