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8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9-14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9-12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研究方案 | 第14-28页 |
·区域划分 | 第14-18页 |
·数据来源 | 第18页 |
·核算参数采集 | 第18-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25页 |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可能创新之处 | 第26-27页 |
·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第2章 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分析 | 第28-41页 |
·区域概况 | 第28-30页 |
·自然地理环境状况 | 第28-30页 |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第30页 |
·山东省农村生活污染现状分析 | 第30-32页 |
·山东省种植业污染现状分析 | 第32-36页 |
·农药污染现状分析 | 第32-33页 |
·化肥污染现状分析 | 第33-34页 |
·农膜污染现状分析 | 第34-35页 |
·农作物秸秆污染现状分析 | 第35-36页 |
·山东省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分析 | 第36-39页 |
·山东省水产养殖污染现状分析 | 第39-41页 |
第3章 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的压力分析 | 第41-60页 |
·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分析 | 第41-50页 |
·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量与排放比例 | 第41页 |
·山东省17地市农业面源污染物排量区域差异分析 | 第41-43页 |
·山东省水系二级分区、三级分区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状况分析 | 第43-47页 |
·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时间尺度特征分析 | 第47-49页 |
·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空间特征分析 | 第49-50页 |
·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等标排放量分析 | 第50-53页 |
·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源和污染物等标排放量与等标污染负荷比 | 第50-51页 |
·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各区域等标排放量状况分析 | 第51-53页 |
·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排放强度分析及敏感性评价 | 第53-60页 |
·山东省17地市农业面源污染排放强度分析 | 第53-54页 |
·山东省水系二级、三级分区农业面源污染排放强度分析 | 第54-56页 |
·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敏感性评价 | 第56-60页 |
第4章 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的状态分析 | 第60-66页 |
·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等标污染指数分析 | 第61-64页 |
·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等标污染指数时间尺度分析 | 第61-62页 |
·山东省各地市农业面源污染等标污染指数分析 | 第62-64页 |
·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风险评价 | 第64-66页 |
第5章 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区域严重程度的确定 | 第66-67页 |
第6章 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区划及对策研究 | 第67-73页 |
·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分区 | 第67-70页 |
·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一级分区 | 第67-68页 |
·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二级分区 | 第68-69页 |
·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综合区划 | 第69-70页 |
·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分类控制 | 第70-73页 |
·农村生活污染型控制对策 | 第70-71页 |
·农田化肥污染型控制对策 | 第71页 |
·畜禽养殖污染型控制对策 | 第71页 |
·水产养殖污染型控制对策 | 第71-72页 |
·综合污染型控制对策 | 第72-73页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