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7页 |
| ·云杉林的分布 | 第8-9页 |
| ·云杉在世界的分布 | 第8页 |
| ·我国云杉林的分布 | 第8页 |
| ·红皮云杉的地理分布 | 第8-9页 |
| ·遗传多样性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 第9页 |
|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 | 第9页 |
| ·遗传多样性研究意义 | 第9页 |
| ·遗传多样性的主要检测方法 | 第9-11页 |
|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子标记 | 第11页 |
| ·国内外云杉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 ·国外云杉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11-13页 |
| ·国内云杉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13-15页 |
| ·红皮云杉其他方面研究 | 第15页 |
| ·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 | 第15-17页 |
| 2 红皮云杉种群更新研究 | 第17-19页 |
| ·种群更新实验地点选择 | 第17页 |
| ·红皮云杉种群更新研究方法 | 第17页 |
| ·结果分析 | 第17-18页 |
| ·讨论 | 第1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 3 红皮云杉RAPD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19-37页 |
| ·试验材料及来源 | 第19页 |
| ·试验仪器、试剂及方法 | 第19页 |
| ·试验仪器 | 第19页 |
| ·试验试剂 | 第19页 |
| ·红皮云杉RAPD分子标记研究方法 | 第19-23页 |
| ·红皮云杉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19-20页 |
| ·DNA浓度检测 | 第20页 |
| ·RAPD引物的筛选 | 第20-21页 |
| ·红皮云杉反应体系优化 | 第21-22页 |
| ·RAPD反应过程 | 第22页 |
| ·RAPD-PCR扩增产物电泳 | 第22页 |
| ·RAPD电泳谱带的记录及数据处理 | 第22-23页 |
| ·结果分析 | 第23-28页 |
| ·基因组DNA完整性检测 | 第23页 |
| ·各引物在不同种源的扩增情况 | 第23-24页 |
| ·红皮云杉多态位点百分比,Nei遗传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分析 | 第24-28页 |
| ·讨论 | 第28-36页 |
| ·林木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意义和RAPD标记的应用 | 第28-29页 |
| ·红皮云杉DNA提取方法比较 | 第29-30页 |
| ·RAPD标记体系优化分析 | 第30-32页 |
| ·红皮云杉遗传变异的分子生态学分析 | 第32-34页 |
| ·红皮云杉分子生态学与种群更新数据的一致性分析 | 第34-35页 |
| ·物种保护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结论 | 第37-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3-44页 |
| 致谢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