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

基于可见光与电力载波的无线通信技术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3页
     ·LED市场趋势第9-11页
     ·可见光通信技术第11页
     ·基于电力载波的可见光通信技术第11-13页
     ·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意义第13页
   ·课题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面临的技术问题第15页
   ·本文结构安排第15-17页
第2章 基于LED可见光通信部分的设计第17-31页
   ·基于可见光的以太网收发器系统的总体设计第17-18页
   ·光电介质转换模块设计第18-20页
     ·光电介质转换芯片的选择第18-19页
     ·IP113的主要功能描述第19-20页
   ·以太网介质转换电路设计第20-23页
     ·利用IP113的进行以太网收发器电路设计第20-22页
     ·系统电路设计第22页
     ·光电介质转换电路设计第22-23页
   ·可见光发射驱动电路设计第23-25页
     ·LED的发光机理第23-24页
     ·LED驱动电路设计第24-25页
   ·可见光接收电路设计第25-30页
     ·光电探测器的选择第26-28页
     ·蓝光滤膜的选择第28页
     ·前置放大电路的设计第28-29页
     ·限幅放大器原理及功能第29-30页
     ·系统电源的设计第30页
   ·本章总结第30-31页
第3章 电力载波模块的设计第31-49页
   ·输电网络第31-32页
   ·电力线通信简介第32-35页
     ·电力线通信的优劣势第32-34页
     ·电力线通信的应用第34-35页
   ·低压电力网的拓扑结构第35-37页
     ·PLC接入网的组织方案第36-37页
   ·电力线通信信道第37-40页
     ·电力线通信信道特征第37-40页
   ·电力线通信调制技术第40-42页
     ·OFDM调制技术第40页
     ·OFOM的定义第40-42页
     ·OFDM优缺点第42页
   ·电力线载波通信芯片选型第42-45页
     ·通信标准的选取第42-44页
     ·INT6400简介第44-45页
   ·基于INT6400的电力线通信系统第45-48页
     ·适配器硬件结构第45-47页
     ·USB/以太网转换接口模块设计第47-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4章 基于电力线的可见光无线通信系统实验第49-53页
   ·实验系统整体构成第49页
   ·数据传输实验第49-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致谢第59-60页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共面波导馈电的平面天线研究
下一篇:基于DSP的便携式表面肌电信号处理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