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农村扶贫开发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外扶贫开发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扶贫开发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研究目标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7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农村扶贫开发相关概念与理论 | 第18-21页 |
·扶贫开发相关概念 | 第18页 |
·相关理论 | 第18-21页 |
·扶贫标准 | 第18-19页 |
·扶贫开发理论基础 | 第19页 |
·扶贫开发方针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淄博市农村扶贫开发现状分析 | 第21-27页 |
·淄博市农村扶贫标准、对象和范围 | 第21页 |
·淄博市农村扶贫开发成效 | 第21-23页 |
·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 | 第22页 |
·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致富能力明显增强 | 第22页 |
·强化资金幅度较大,扶贫政策引导作用突出 | 第22页 |
·社会参与范围广泛,联合扶贫效果显著 | 第22-23页 |
·脱贫工程效果显著,奔康工程硕果累累 | 第23页 |
·扶贫开发的机遇和有利形势 | 第23-27页 |
·各级政府的政策扶持 | 第23-24页 |
·多年扶贫开发积累的经验 | 第24-25页 |
·较好的农业产业基础 | 第25页 |
·交通等资源优势 | 第25-27页 |
第四章 淄博市农村扶贫开发的问题 | 第27-31页 |
·淄博市农村的自然条件 | 第27页 |
·贫困状况与特殊困难 | 第27-31页 |
·贫困人口范围极广,收入差距相当大 | 第27-28页 |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 | 第28页 |
·工业项目对劳动力吸收能力不足 | 第28页 |
·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经济发展滞后 | 第28-29页 |
·贫困地区人口素质偏低,人才相对匮乏 | 第29页 |
·社会保障水平低,因教返贫、因病致贫现象普遍 | 第29-30页 |
·资金投入不足,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 第30-31页 |
第五章 淄博市农村扶贫开发的对策建议 | 第31-40页 |
·加大“输血”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第31-33页 |
·水利建设 | 第31-32页 |
·解决农村用电和信息通讯 | 第32页 |
·完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 | 第32页 |
·改善生活环境 | 第32-33页 |
·坚持“造血”为主,加强就业与人力资源开发 | 第33-34页 |
·重视农村人口素质提升 | 第33页 |
·加大智力扶贫,注重人才培养 | 第33-34页 |
·突出劳动技能培训 | 第34页 |
·因地制宜,推进城镇化发展 | 第34页 |
·加大农村扶贫资金投入,完善资金管理使用机制 | 第34-35页 |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 | 第35页 |
·完善资金使用监管机制 | 第35页 |
·加快产业化扶贫步伐,为“造血”提供动力 | 第35-37页 |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 第35-36页 |
·鼓励支持涉农经济实体做大做强 | 第36页 |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 第36页 |
·积极发展乡村旅游 | 第36-37页 |
·用足用活土地资源和政策 | 第37页 |
·建立健全领导责任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第37-38页 |
·促进贫困地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 第38页 |
·进一步完善社会扶贫,增多扶贫开发主体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