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有机电致发光概述 | 第10-11页 |
·有机电致发光原理 | 第10-11页 |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简介 | 第11页 |
·含氮杂芴类发光材料 | 第11-22页 |
·二氮杂芴的结构 | 第11-12页 |
·二氮杂芴类材料的性能和应用 | 第12-22页 |
·含氮杂芴类配合物发光材料存在的问题 | 第22页 |
·本论文选题的依据及取得的进展 | 第22-24页 |
·选题的依据及其意义 | 第22-23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进展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含氮杂芴类卤化亚铜配合物发光材料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 | 第24-60页 |
·引言 | 第24页 |
·实验部分 | 第24-32页 |
·试剂、药品与基本表证 | 第24-26页 |
·氮杂芴类配体的合成 | 第26-29页 |
·配合物的合成 | 第29-32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2-59页 |
·晶体结构 | 第32-48页 |
·配合物发光材料的性质研究 | 第4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三章 含氮杂芴类稀土铕(III)配合物发光材料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 | 第60-75页 |
·引言 | 第60页 |
·实验部分 | 第60-63页 |
·试剂、药品与实验方法 | 第60-61页 |
·配合物的合成 | 第61-63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3-73页 |
·晶体结构 | 第63-67页 |
·配合物发光材料的性质研究 | 第67-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6页 |
·本论文工作总结 | 第75页 |
·对将来工作的设想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5页 |
附录 本文讨论的配合物的原子坐标,部分重要的键长与键角表 | 第85-117页 |
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17-118页 |
致谢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