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我国既有建筑空调水系统节能改造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第2章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技术要点 | 第14-21页 |
|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简介 | 第14页 |
| ·冷水机组技术要点 | 第14-16页 |
| ·冷水机组的允许最低流量 | 第14-15页 |
| ·冷水机组的允许流量变化率 | 第15页 |
| ·冷水机组运行台数的控制 | 第15-16页 |
| ·冷冻水泵的设置 | 第16-20页 |
| ·泵与冷水机组的对应关系 | 第16页 |
| ·冷冻水泵的变频控制方式 | 第16-18页 |
| ·调速泵的台数设置与调速范围 | 第18-20页 |
| ·旁通管的设置原则 | 第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第3章 调速水泵能耗的计算 | 第21-29页 |
| ·管网特性曲线及水泵性能曲线 | 第21-22页 |
| ·管网特性曲线 | 第21页 |
| ·水泵的性能曲线 | 第21-22页 |
| ·水泵的等效率曲线 | 第22页 |
| ·调速水泵的能耗计算 | 第22-25页 |
| ·单台水泵能耗计算 | 第22-24页 |
| ·压差设定值对水泵功耗的影响 | 第24-25页 |
| ·多台水泵并联调速的能耗计算 | 第25-28页 |
| ·结论 | 第28-29页 |
| 第4章 多台冷水机组的配置与优化运行 | 第29-41页 |
| ·单台冷水机组的冷量调节 | 第29页 |
| ·多台冷水机组的冷量调节 | 第29-31页 |
| ·空调动态负荷模拟计算 | 第31-33页 |
| ·工程概况 | 第31页 |
| ·DEST 参数的设置 | 第31-33页 |
| ·空调逐时负荷的计算结果 | 第33页 |
| ·冷水机组的 PLRC-COP-TC曲线 | 第33-35页 |
| ·冷水机组的配置 | 第35-37页 |
| ·机组负荷分配的优化计算 | 第37-38页 |
| ·冷机能耗目标函数 | 第37页 |
| ·约束条件 | 第37页 |
| ·MATLAB 及其优化工具箱 | 第37页 |
| ·优化算法介绍 | 第37-38页 |
| ·优化计算结果的分析 | 第38-40页 |
| ·平均负载法 | 第38-39页 |
| ·优化计算结果分析 | 第39-40页 |
| ·结论 | 第40-41页 |
| 第5章 基于 TRNSYS 的一次泵变流量系统能耗模拟 | 第41-69页 |
| ·TRNSYS 软件简介 | 第41页 |
| ·TRNSYS 部件模型的介绍 | 第41-46页 |
| ·定速泵与调速泵联合运行的模型 | 第41-42页 |
| ·冷水机组模型 | 第42-44页 |
| ·闭式循环冷却塔模型 | 第44-46页 |
| ·改造工程实例 | 第46-50页 |
| ·空调系统概况 | 第46-47页 |
| ·实际调查中原有系统存在的问题 | 第47-49页 |
| ·改造方案 | 第49-50页 |
| ·TRNSYS 模型的设置 | 第50-57页 |
| ·模拟所用部件 | 第50-51页 |
| ·设备参数设置 | 第51-53页 |
| ·设备的控制策略 | 第53-57页 |
| ·原有水系系统设备的能耗分析 | 第57-60页 |
| ·原有系统制冷机房侧 TRNSYS 模型 | 第57-58页 |
| ·系统“大流量,小温差” | 第58-59页 |
| ·机房侧供水量与末端需求不匹配 | 第59-60页 |
| ·改造后水系统设备能耗的分析 | 第60-67页 |
| ·改造后机房侧 TRNSYS 模型 | 第60-61页 |
| ·冷冻水泵变频调速运行 | 第61-62页 |
| ·冷水机组变水温运行 | 第62-65页 |
| ·冷却塔风机变频调速运行 | 第65-67页 |
| ·改造前后各设备能耗对比 | 第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69-70页 |
| 结论 | 第69页 |
| 展望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