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传染病论文--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论文

低档暗娼HIV感染率及其对干预措施的可接受性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4页
第一部分:低档暗娼HIV感染率研究第14-38页
 一、研究背景第14-16页
 二、研究假设第16页
 三、研究目的第16页
 四、研究过程第16-20页
   ·研究现场和研究对象第16-17页
   ·预调查第17页
   ·伦理审查第17页
   ·横断面调查第17-19页
     ·招募研究对象第17页
     ·知情同意第17-19页
     ·采血检测第19页
     ·问卷询问第19页
     ·发放补助和安全套第19页
     ·实验室检测第19页
     ·结果告知及转介第19页
   ·统计分析第19-20页
 五、研究结果第20-32页
   ·不同场所低档暗娼HIV感染率第20-22页
   ·不同场所低档暗娼各类特征比较第22-28页
     ·社会人口学特征第22页
     ·性病艾滋病知晓、HIV检测史第22-24页
     ·工作特征第24-25页
     ·行为特征第25-28页
     ·自由型低档暗娼的嫖客特征第28页
   ·多因素分析第28-32页
 六、讨论第32-36页
   ·研究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第32页
   ·研究结果的讨论第32-36页
     ·自由型低档暗娼HIV感染率更高第32页
     ·自由型低档暗娼HIV感染影响因素第32-34页
     ·自由型低档暗娼干预方法第34-36页
 七、局限性第36-37页
 八、创新点第37页
 九、结论第37-38页
第二部分:低档暗娼对干预措施的可接受性研究第38-80页
 一、研究背景第38-46页
   ·干预措施之一:女用安全套第38-42页
     ·女用安全套作用及设计进展第38页
       ·我国暗娼对女用安全套的可接受性研究第38-42页
   ·干预措施之二:暴露前预防用药第42-46页
     ·暴露前预防用药临床试验进展第42-43页
     ·我国暗娼对暴露前预防用药的可接受性研究第43-46页
 二、研究假设第46-47页
 三、研究目的第47页
 四、研究过程第47-54页
   ·低档暗娼对女用安全套的可接受性研究第47-50页
     ·女用安全套可接受性定义第47-49页
     ·研究现场和研究对象第49页
     ·使用前意愿性调查第49页
     ·使用随访调查第49-50页
     ·统计分析第50页
   ·低档暗娼对暴露前预防用药的可接受性研究第50-54页
     ·暴露前预防用药可接受性定义第50-51页
     ·研究现场和研究对象第51页
     ·服药前意愿性调查第51页
     ·服药随访调查第51-54页
     ·统计分析第54页
 五、研究结果第54-70页
   ·低档暗娼对女用安全套的可接受性研究第54-61页
     ·不同场所低档暗娼使用前意愿性结果第54-55页
     ·不同场所低档暗娼使用随访结果第55-61页
     ·多因素分析第61页
   ·低档暗娼对PrEP的可接受性研究第61-70页
     ·不同场所低档暗娼服药前意愿性结果第61-63页
     ·不同场所低档暗娼服药随访结果第63-69页
     ·多因素分析第69-70页
 六、讨论第70-78页
   ·研究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第70-72页
   ·研究结果的讨论第72-78页
     ·低档暗娼对女用安全套的可接受性第72-75页
       ·自由型低档暗娼更适合女用安全套发放第72-73页
       ·低档暗娼中发放女用安全套的建议第73-75页
     ·低档暗娼对暴露前预防用药的可接受性第75-78页
       ·自由型低档暗娼更适合纳入PrEP有效性研究第75-76页
       ·低档暗娼中开展PrEP有效性研究的建议第76-78页
 七、局限性第78-79页
 八、创新点第79页
 九、结论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6页
综述第86-96页
 参考文献第93-96页
附件第96-113页
 第一部分:低档暗娼HIV感染率研究第96-103页
  附件1-1:知情同意书第96-97页
  附件1-2:调查问卷第97-103页
 第二部分:低档暗娼对干预措施的可接受性研究第103-113页
  附件2-1:女用安全套基线调查表第103-105页
  附件2-2:女用安全套随访调查表第105-107页
  附件2-3:暴露前预防用药知情同意书第107-109页
  附件2-4:暴露前预防用药基线调查表第109-110页
  附件2-5:暴露前预防用药随访调查表第110-112页
  附件2-6:暴露前预防用药副作用监测流程第112-113页
致谢第113-115页
个人简历第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丙烯酰胺及苦瓜提取物对小鼠的免疫毒性研究
下一篇:宫内砷镉铅暴露与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