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材料腐蚀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本体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数据挖掘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5-16页 |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6-17页 |
2 信息处理技术 | 第17-27页 |
·材料外观腐蚀特征图像处理技术 | 第17-20页 |
·材料外观腐蚀特征图像信息获取技术 | 第17-18页 |
·材料腐蚀特征图像处理方法 | 第18页 |
·图像分割处理技术 | 第18-19页 |
·材料外观腐蚀特征等级评定 | 第19-20页 |
·本体技术 | 第20-24页 |
·本体基本概念及建模元语 | 第20页 |
·本体构建方法 | 第20-22页 |
·本体的描述语言 | 第22-23页 |
·本体的构建工具 | 第23-24页 |
·关联规则挖掘算法 | 第24-26页 |
·关联规则的基本概念 | 第24-25页 |
·关联规则的种类 | 第25页 |
·关联规则的核心算法 Apriori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基于本体的材料腐蚀异构数据集成关键技术 | 第27-47页 |
·材料外观腐蚀特征与环境因素数据组成 | 第27-30页 |
·材料外观腐蚀特征组成及分类 | 第27-28页 |
·环境因素组成及标准 | 第28-30页 |
·材料腐蚀异构数据集成框架 | 第30-31页 |
·材料腐蚀领域本体 | 第31-40页 |
·材料领域本体构建概述 | 第32-33页 |
·材料腐蚀领域本体构建 | 第33-37页 |
·材料腐蚀全局本体构建 | 第37-38页 |
·数据源局部本体构建 | 第38-40页 |
·本体映射 | 第40-42页 |
·本体与数据源的映射 | 第40-41页 |
·局部本体到全局本体的映射 | 第41-42页 |
·本体推理 | 第42-44页 |
·基于本体的 ETL 过程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4 多值属性关联规则算法 | 第47-55页 |
·多值属性关联规则的提出与基本概念 | 第47-48页 |
·基于矩阵的多值属性关联规则算法-QMMA | 第48-51页 |
·建立挖掘数据库 | 第48-50页 |
·算法相关定义 | 第50页 |
·算法思路 | 第50-51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1-54页 |
·QMMA 算法应用实例 | 第51-52页 |
·算法分析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5 基于本体的材料外观腐蚀等级与环境因素关联规则挖掘 | 第55-61页 |
·材料腐蚀异构数据库集成系统实现 | 第55-58页 |
·材料外观腐蚀等级与环境因素关联规则挖掘 | 第58-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6 结论 | 第61-63页 |
·工作总结 | 第61页 |
·前景与展望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9-71页 |
附件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