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造板出口市场结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框架 | 第18-19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人造板 | 第19页 |
·出口市场结构 | 第19-20页 |
·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比较优势理论 | 第20-21页 |
·要素禀赋理论 | 第21页 |
·规模经济理论 | 第21页 |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中国人造板出口市场结构分析 | 第23-34页 |
·人造板出口现状 | 第23-27页 |
·出口的规模 | 第23-24页 |
·出口市场分布 | 第24-26页 |
·出口产品结构 | 第26-27页 |
·基于指数分析法的人造板出口市场结构 | 第27-30页 |
·集中度指数 | 第27-28页 |
·多样性指数 | 第28-29页 |
·均匀度指数 | 第29-30页 |
·人造板出口市场结构的国际比较 | 第30-32页 |
·刨花板出口市场结构的国际比较 | 第30-31页 |
·纤维板出口市场结构的国际比较 | 第31页 |
·胶合板出口市场结构的国际比较 | 第31-32页 |
·人造板出口市场结构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集中度较高 | 第32页 |
·分布不均匀 | 第32页 |
·结构不稳定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中国人造板出口市场匹配性分析 | 第34-42页 |
·世界人造板主要进口市场及份额 | 第34-36页 |
·刨花板主要进口市场及份额 | 第34-35页 |
·纤维板主要进口市场及份额 | 第35页 |
·胶合板主要进口市场及份额 | 第35-36页 |
·斯皮尔曼相关系数的计算与分析 | 第36-39页 |
·斯皮尔曼秩相关系数介绍 | 第36-37页 |
·计算结果 | 第37-39页 |
·显著性检验 | 第39页 |
·劳伦斯指数的计算与分析 | 第39-41页 |
·劳伦斯指数介绍 | 第39页 |
·计算结果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5 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人造板出口目标市场选择 | 第42-48页 |
·引力模型 | 第42-45页 |
·引力模型的构建 | 第42-43页 |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第43-44页 |
·引力模型结果的分析 | 第44-45页 |
·人造板出口潜力的预测及目标市场选择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6 中国人造板出口市场结构优化建议 | 第48-52页 |
·政府层面 | 第48-49页 |
·实施多元化出口战略 | 第48页 |
·保证生产原材料供给 | 第48-49页 |
·改善国际贸易环境 | 第49页 |
·企业层面 | 第49-50页 |
·增加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 | 第49页 |
·培育龙头企业,打造产业集群 | 第49页 |
·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产品竞争力 | 第49-50页 |
·行业协会层面 | 第50页 |
·增强服务意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 第50页 |
·开展调查研究,完善贸易预警机制 | 第50页 |
·加强合作交流,适应国际贸易新秩序 | 第50页 |
·木章小结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附录 | 第57-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