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木本论文

牡丹LINE类反转录转座子RT序列的克隆及分析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符号表第6-9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9-21页
   ·牡丹简介第9-11页
     ·牡丹种质资源第9-10页
     ·牡丹栽培简介第10-11页
   ·植物反转录转座子第11-15页
     ·反转录转座子的类型及结构第11-13页
     ·植物反转录转座子特性第13页
     ·植物反转录转座子转座机理第13-14页
     ·植物反转录转座子在基因组内的功能第14-15页
   ·植物反转录转座子的应用第15-17页
   ·非 LTR 反转录转座子序列的分离第17页
   ·牡丹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第17-19页
     ·形态与分类学研究第17页
     ·细胞学研究第17-18页
     ·蛋白质标记第18页
     ·DNA 分子标记第18-19页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9-21页
第2章 牡丹基因组中 LINE 类反转录转座子 RT 序列的普遍存在性第21-27页
   ·引言第21页
   ·材料与方法第21-23页
     ·试验材料第21页
     ·牡丹基因组 DNA 的提取第21-22页
     ·试验所用引物第22页
     ·PCR 反应体系及扩增程序的优化第22-23页
   ·结果与分析第23-27页
     ·正交试验优化 PCR 反应程序第23-24页
     ·退火温度梯度优化 PCR 扩增程序第24-25页
     ·牡丹 LINE 类反转录转座子 RT 序列的普遍存在性第25-27页
第3章 牡丹 LINE 类反转录转座子 RT 序列的克隆及分析第27-41页
   ·引言第27页
   ·材料与方法第27-30页
     ·试验材料第27页
     ·牡丹基因组 DNA 的提取第27页
     ·PCR 反应体系及程序第27页
     ·扩增产物的回收与纯化第27-28页
     ·LB 固、液培养基的制备第28页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28-29页
     ·PCR 产物回收、克隆和转化第29-30页
     ·大肠杆菌质粒的提取及阳性菌检测第30页
     ·RT 序列分析第30页
   ·结果与分析第30-41页
     ·牡丹 LINE 类反转录转座子 RT 序列的分离第30-31页
     ·牡丹 LINE 类反转录转座子 BLAST 比对第31-32页
     ·牡丹 LINE 类反转录转座子 RT 序列特征第32-34页
     ·牡丹 LINE 类反转录转座子 RT 序列的同源性第34-36页
     ·牡丹 LINE 类反转录转座子 RT 序列聚类分析第36-37页
     ·牡丹 LINE 类反转录转座子 RT 氨基酸序列分析第37-38页
     ·系统进化树分析第38-41页
第4章 结论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53页
附录 A 分离得到牡丹 LINE 类反转录转座子 RT 序列第53-67页
致谢第67-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物炭输入对豫西烟区土壤保育及烟叶提质效应的研究
下一篇:轮耕对小麦—玉米两熟作物生育生理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