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参芪扶正注射液在心病科应用的临床情况及安全性评价

提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0页
临床研究第10-17页
 1 研究对象第10-11页
   ·病例来源第10页
   ·诊断标准第10-11页
   ·纳入标准第11页
   ·排除标准第11页
 2 研究方法第11-13页
   ·监测表格的设计第11页
   ·监测人员培训第11-12页
   ·监测数据第12-13页
   ·监测路线图第13页
 3 监测情况及数据收集第13-16页
   ·监测指标收集第13页
   ·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第13页
   ·药物不良反应定义及关联性评价第13-14页
   ·药物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分级第14页
   ·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症状第14-15页
   ·药物不良反应的转归第15-16页
 4 统计学处理第16-17页
   ·分析指标第16-17页
研究结果第17-30页
 1 一般情况第17页
   ·性别与年龄第17页
 2 疾病诊断第17-21页
   ·西医诊断第17-18页
   ·中医诊断及辩证分型第18-21页
 3 用法用量第21-22页
   ·使用剂量第21页
   ·治疗天数第21-22页
 4. 合并用药、合并症第22-23页
 5 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第23-24页
 6 不良反应的情况第24-30页
   ·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第24页
   ·不同年龄不良反应发生率第24-25页
   ·不同性别不良反应发生率第25页
   ·不同疾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第25-26页
   ·不同证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第26-27页
   ·有无过敏史不良反应发生率第27页
   ·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第27-28页
   ·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第28页
   ·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第28页
   ·不良反应的持续时间第28页
   ·不良反应的转归第28-29页
   ·不良反应相关性分析第29-30页
结果讨论第30-37页
 1 参芪扶正注射液的中药成分研究及药理作用第30-33页
   ·黄芪的作用第30-31页
   ·党参的作用第31-33页
 2 进行本调查的意义及可行性分析第33页
 3 研究结果及分析第33-36页
 4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第36-37页
结论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综述第40-54页
 一、中药注射液简述第40-44页
 二、参芪扶正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第44-50页
 三、结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附录第54-58页
 附录 1第54-55页
 附录 2第55-56页
 附录 3第56-57页
 附录 4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发表论文第59-63页
详细摘要第63-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血脉理论指导下的清火消积法干预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火热证临床研究
下一篇:评估蒲参胶囊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疗效及安全性的随机开放对照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