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区域规划论文--中国区域规划论文--农村乡镇规划论文

农田景观设计构想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目录第9-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5页
   ·缘起第13-14页
   ·研究背景第14-16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6-17页
     ·研究目的第16页
     ·研究意义第16-17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22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7-19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9-21页
     ·研究现状分析第21-22页
   ·研究内容第22-23页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23-24页
     ·研究方法第23页
     ·研究创新点第23-24页
   ·研究框架第24-25页
第二章 农田景观概述第25-41页
   ·农田景观概念阐述第25-30页
     ·农田第25页
     ·景观第25-27页
     ·农田景观第27-28页
     ·其他相关概念第28-30页
   ·农田景观的演变历程第30-35页
     ·农田景观的成因第30-31页
     ·农田景观的演变第31-35页
   ·农田景观的类型第35-39页
     ·梯田景观第35-36页
     ·圩田景观第36-37页
     ·垛田景观第37-38页
     ·旱地景观第38页
     ·其他类型第38-39页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三章 农田景观的设计要素第41-65页
   ·农田景观的设计要素第41-56页
     ·自然要素第41-49页
     ·人工要素第49-52页
     ·非物质要素第52-56页
   ·农田景观的基本特征第56-62页
     ·生态性第57-58页
     ·地域性第58-59页
     ·生产性第59-60页
     ·季节性第60-61页
     ·互动性第61-62页
   ·本章小结第62-65页
第四章 农田景观的艺术感知第65-94页
   ·农田景观的自然形态美——“多姿”第65-76页
     ·线条美第65-67页
     ·块面美第67-69页
     ·色彩美第69-71页
     ·季相美第71-73页
     ·肌理美第73-75页
     ·空间美第75-76页
   ·农田景观的形式美法则第76-84页
     ·多样统一第77-78页
     ·节奏韵律第78-80页
     ·整齐一律第80-81页
     ·对称均衡第81-83页
     ·对比调和第83-84页
   ·农田景观的生产生活美和历史文化美第84-89页
     ·生产生活美——“欢乐”第84-87页
     ·历史文化美——“智慧”第87-89页
   ·农田景观的美学价值第89-93页
     ·丰富的观赏价值第90-91页
     ·安全的生命价值第91页
     ·快乐的体验价值第91-92页
     ·前卫的指导价值第92-93页
   ·本章小结第93-94页
第五章 农田景观的设计构想第94-135页
   ·农田景观设计的发展目标、发展要求第94-100页
     ·“ABCD”发展目标第95-97页
     ·“5个E”发展要求第97-100页
   ·农田景观基本设计原则第100-104页
     ·整体协调原则第100-101页
     ·保护优先原则第101-102页
     ·特色突出原则第102页
     ·文化延续原则第102-103页
     ·科学创新原则第103-104页
     ·可持续发展原则第104页
   ·农田景观基本设计方法第104-113页
     ·建立生态安全格局第104-106页
     ·合理利用地形地貌第106-107页
     ·准确调配农田作物第107-109页
     ·灵活运用乡土材料第109-111页
     ·营造趣味景观小品第111-112页
     ·鼓励广泛参与互动第112-113页
   ·农田景观的设计模式构想第113-119页
     ·“原真式”设计模式第113-115页
     ·“再生式”设计模式第115-117页
     ·“综合式”设计模式第117-119页
   ·实践研究——株洲市炎陵县杨钱洲农田景观设计第119-134页
     ·项目概况第119-120页
     ·现状分析与挑战第120-122页
     ·指导思想及方案构思第122-123页
     ·规划布局及景观序列第123-125页
     ·景观节点设计第125-131页
     ·其他设计第131-134页
   ·本章小结第134-135页
第六章 结语第135-137页
参考文献第137-142页
附录一第142-144页
附录二第144-146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146-147页
致谢第147页

论文共1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度假酒店设计中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下一篇:东巴文字和绘画的视觉元素及其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