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基坑工程的研究及发展现状 | 第9-12页 |
·基坑工程的发展及现状 | 第9-10页 |
·基坑工程特点 | 第10-11页 |
·基坑支护的发展 | 第11-12页 |
·加筋水泥土桩锚支护结构形成与发展 | 第12-15页 |
·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加筋水泥土桩锚支挡结构构造及施工工艺 | 第17-24页 |
·加筋水泥土桩锚支护技术简介 | 第17-18页 |
·加筋水泥土桩锚的主要技术内容 | 第17页 |
·加筋水泥土桩锚的优点 | 第17-18页 |
·加筋水泥土桩锚的支护基本构造 | 第18-20页 |
·加筋水泥土桩锚的支护工法 | 第20-23页 |
·加筋水泥土搅拌桩施工 | 第21-22页 |
·喷射混凝土面层 | 第22-23页 |
·支护结构质量检测 | 第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FLAC 数值方法原理 | 第24-41页 |
·数值分析软件介绍 | 第24-32页 |
·FlAC3D 软件简介 | 第24-25页 |
·FLAC3D 计算原理 | 第25-28页 |
·FLAC3D 网格划分 | 第28-29页 |
·FLAC3D 问题求解步骤及计算收敛 | 第29-32页 |
·材料单元及土体本构模型 | 第32-40页 |
·FLAC3D 材料单元类型 | 第32-37页 |
·土体本构模型选择及参数确定 | 第37-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加筋水泥土桩锚支护数值分析 | 第41-76页 |
·标准算例 | 第41-43页 |
·计算范围 | 第41-42页 |
·边界条件 | 第42页 |
·模型计算参数 | 第42-43页 |
·基坑开挖过程 | 第43页 |
·锚桩性状分析 | 第43-65页 |
·界面摩擦特性分析 | 第44-47页 |
·锚桩长度的影响 | 第47-52页 |
·锚桩间距的影响 | 第52-55页 |
·锚桩倾角的影响 | 第55-58页 |
·锚桩桩径的影响 | 第58-61页 |
·土体性质的影响 | 第61-65页 |
·基坑分步开挖性状分析 | 第65-75页 |
·基坑分步开挖位移特征 | 第65-68页 |
·基坑分步开挖过程中锚桩轴力变化特征 | 第68-72页 |
·基坑分步开挖过程中锚桩弯矩变化特征 | 第72-73页 |
·面层受力与变形分析 | 第73-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五章 修正 Cam-Clay 模型的强度折减稳定性分析 | 第76-84页 |
·强度折减法概述 | 第76-77页 |
·修正 Cam-Clay 模型在强度折减法中的应用 | 第77-79页 |
·强度折减法破坏标准判定 | 第79-80页 |
·稳定性分析 | 第80-81页 |
·与土钉支护对比 | 第81-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六章 工程实例分析 | 第84-94页 |
·工程实例 | 第84-91页 |
·工程概况 | 第84-86页 |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 第86-88页 |
·基坑支护方案 | 第88-91页 |
·对比分析 | 第91-94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94-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个人简历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