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M-CFD耦合的气吹式玉米精密排种器工作过程仿真分析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19页 |
|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 ·玉米精密排种器的工作原理和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精密排种器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 第14-15页 |
| ·国内外气力式玉米精密播种机及排种器 | 第15-17页 |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 ·研究目标 | 第17-18页 |
| ·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 第2章 气固耦合计算方法研究 | 第19-30页 |
| ·引言 | 第19页 |
| ·气固耦合分析方法 | 第19-24页 |
| ·颗粒相拟流体模型 | 第19-20页 |
| ·颗粒轨道模型 | 第20页 |
| ·颗粒间的相互作用 | 第20-22页 |
| ·流态化DEM 国内外研究的概述 | 第22-23页 |
| ·空隙率的计算 | 第23页 |
| ·流态化DEM 算法流程 | 第23-24页 |
| ·阻力系数的计算 | 第24-29页 |
| ·球形颗粒的阻力系数 | 第25页 |
| ·非球形颗粒的阻力系数 | 第25-28页 |
| ·本实验所用玉米种子的阻力系数计算 | 第28-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3章 气吹式排种器的试验研究 | 第30-56页 |
| ·引言 | 第30页 |
| ·试验设备及仪器说明 | 第30-36页 |
| ·气吹式排种器及夹具 | 第30-31页 |
| ·气吹系统和压力风量仪 | 第31-33页 |
| ·PSJ 排种器性能试验台 | 第33-35页 |
| ·高速摄像系统 | 第35页 |
| ·爆破运动分析软件 | 第35-36页 |
| ·气吹式排种器台架试验及结果分析 | 第36-54页 |
| ·不加气条件下试验及结果分析 | 第37-43页 |
| ·加气条件下试验及结果分析 | 第43-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 第4章 气吹式排种器工作过程二维仿真分析 | 第56-94页 |
| ·引言 | 第56页 |
| ·模型建立及参数的选取 | 第56-60页 |
| ·排种器二维分析模型 | 第56-57页 |
| ·种子分析模型 | 第57页 |
| ·接触力学模型 | 第57-58页 |
| ·仿真参数的选取 | 第58-60页 |
| ·不加气时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60-68页 |
| ·排种性能分析 | 第61-62页 |
| ·种子运动轨迹分析 | 第62-65页 |
| ·种子运动速度分析 | 第65-67页 |
| ·投种角分析 | 第67-68页 |
| ·加气条件下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68-81页 |
| ·排种性能分析 | 第70-74页 |
| ·种子运动轨迹分析 | 第74-77页 |
| ·种子运动速度分析 | 第77-79页 |
| ·投种角分析 | 第79-81页 |
| ·改变仿真计算参数对仿真结果的影响分析 | 第81-89页 |
| ·不同刚度系数、阻尼系数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82-85页 |
| ·不同摩擦系数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85-86页 |
| ·不同网格尺寸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86-88页 |
| ·不同迭代次数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88-89页 |
| ·本章小结 | 第89-94页 |
| 第5章 气吹式排种器的优化设计 | 第94-109页 |
| ·引言 | 第94页 |
| ·气吹式玉米排种器的优化设计 | 第94-104页 |
| ·供种管的位置及尺寸变化对排种结果的影响 | 第94-98页 |
| ·种室形状及尺寸变化对排种结果的影响 | 第98-101页 |
| ·型孔轮变化对排种结果的影响 | 第101-104页 |
| ·吹气方向变化对排种结果的影响 | 第104页 |
| ·排种器的优化结果及仿真性能测试 | 第104-10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6-109页 |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109-115页 |
| ·全文总结 | 第109-113页 |
| ·工作展望 | 第113-11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5-120页 |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20-121页 |
| 致谢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