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氮磷阻燃剂的合成及其阻燃环氧树脂的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8页 |
| 1 绪论 | 第8-17页 |
| ·阻燃机理 | 第8-10页 |
| ·气相阻燃 | 第8-9页 |
| ·固相阻燃 | 第9页 |
| ·协效阻燃 | 第9页 |
| ·中断热交换阻燃 | 第9-10页 |
| ·阻燃剂 | 第10-15页 |
| ·卤素阻燃剂 | 第10-11页 |
| ·磷系阻燃剂 | 第11-12页 |
| ·氮系阻燃剂 | 第12页 |
| ·无机阻燃剂 | 第12-13页 |
| ·硅系阻燃剂 | 第13页 |
| ·纳米复合材料 | 第13-14页 |
| ·膨胀型阻燃剂 | 第14页 |
| ·膨胀石墨 | 第14-15页 |
| ·环氧树脂 | 第15-16页 |
| ·环氧树脂的性能 | 第15页 |
| ·环氧树脂的阻燃 | 第15-16页 |
|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 2 阻燃剂的合成 | 第17-29页 |
| ·引言 | 第17页 |
| ·实验部分 | 第17-19页 |
| ·实验仪器 | 第17-18页 |
| ·实验原料 | 第18页 |
| ·实验过程 | 第18页 |
| ·FRA的合成 | 第18页 |
| ·FRB的合成 | 第18页 |
| ·测试与表征 | 第18-19页 |
| ·红外分析 | 第18页 |
| ·热失重分析 | 第18-19页 |
| ·元素分析 | 第19页 |
| ·固体核磁分析 | 第1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9-27页 |
| ·FRA的合成 | 第19-23页 |
| ·红外分析 | 第19页 |
| ·热失重分析 | 第19-20页 |
| ·元素分析 | 第20页 |
| ·核磁分析 | 第20-21页 |
| ·影响FRA合成的因素 | 第21-23页 |
| ·FRB的合成 | 第23-27页 |
| ·红外分析 | 第23-24页 |
| ·热失重分析 | 第24页 |
| ·元素分析 | 第24-25页 |
| ·核磁分析 | 第25-26页 |
| ·影响FRB合成的因素 | 第26-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 3 阻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研究 | 第29-42页 |
| ·引言 | 第29页 |
| ·实验部分 | 第29-31页 |
| ·实验仪器 | 第29-30页 |
| ·实验原料 | 第30页 |
| ·复合材料制备 | 第30页 |
| ·测试 | 第30-31页 |
| ·红外分析 | 第30页 |
| ·燃烧性能测试 | 第30页 |
| ·热失重分析 | 第30页 |
| ·残炭的微观形貌表征 | 第30页 |
| ·力学性能测试 | 第30-3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1-40页 |
| ·FRA/EP阻燃复合材料 | 第31-36页 |
| ·水平垂直燃烧 | 第31页 |
| ·残炭分析 | 第31-32页 |
| ·热失重分析 | 第32-35页 |
| ·力学性能 | 第35-36页 |
| ·FRB/EP阻燃复合材料 | 第36-40页 |
| ·水平垂直燃烧 | 第36页 |
| ·残炭分析 | 第36-37页 |
| ·热失重分析 | 第37-40页 |
| ·力学性能 | 第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 4 阻燃剂的复配研究 | 第42-51页 |
| ·引言 | 第42页 |
| ·实验部分 | 第42-44页 |
| ·实验仪器 | 第42-43页 |
| ·实验原料 | 第43页 |
| ·复合材料制备 | 第43页 |
| ·测试 | 第43-44页 |
| ·燃烧性能测试 | 第43页 |
| ·热失重分析 | 第43页 |
| ·力学性能测试 | 第43-4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4-50页 |
| ·水平垂直燃烧 | 第44-45页 |
| ·热失重分析 | 第45-49页 |
| ·复配阻燃剂的热降解 | 第45-46页 |
| ·FRA复配阻燃环氧树脂的热降解 | 第46-48页 |
| ·FRB复配阻燃环氧树脂的热降解 | 第48-49页 |
| ·力学性能 | 第49-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5 结论 | 第51-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