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阳辞赋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1 引论 | 第8-10页 |
2 李梦阳辞赋的思想内容 | 第10-28页 |
·言志赋 | 第11-17页 |
·担忧国家命运 | 第11-13页 |
·关注民生 | 第13-14页 |
·揭露宦官统治 | 第14-17页 |
·写景状物赋 | 第17-21页 |
·借动植物以自况 | 第17-18页 |
·借山水以寄情 | 第18-19页 |
·借室宇以述感 | 第19-20页 |
·借器物以抒怀 | 第20-21页 |
·行旅怀古赋 | 第21-25页 |
·吊古伤今,抒历史情怀 | 第21-22页 |
·感叹时俗,抒怀古幽思 | 第22-23页 |
·叹时抒愤,抒愤懑情怀 | 第23-24页 |
·绘自然景色,抒赞美之情 | 第24-25页 |
·其它类赋 | 第25-28页 |
3 李梦阳辞赋的艺术成就 | 第28-42页 |
·句式的仿屈与创新 | 第28-29页 |
·赋的数量和题材 | 第29-30页 |
·意象群的扩张 | 第30-35页 |
·物象意象群 | 第30-31页 |
·人象意象群 | 第31-34页 |
·事象意象群 | 第34-35页 |
·修辞手法的特征 | 第35-38页 |
·用典 | 第35-36页 |
·对偶 | 第36-38页 |
·赋序的类型与作用 | 第38-42页 |
4 “唐无赋”的赋学理论 | 第42-46页 |
·“唐无赋”的理论背景 | 第42-43页 |
·“唐无赋”理论的本质 | 第43-46页 |
结语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