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鄂博梁地区油气垂向运移动力和输导体系及成藏特征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2页 |
·选题意义 | 第7页 |
·研究现状 | 第7-10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0-11页 |
·工作量 | 第11页 |
·初步结论和认识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油气成藏条件 | 第12-25页 |
·区域概况 | 第12-14页 |
·生烃条件 | 第14-18页 |
·第三系烃源岩 | 第14-15页 |
·侏罗系烃源岩 | 第15-17页 |
·本区天然气主要来源 | 第17-18页 |
·动力条件 | 第18-23页 |
·初次运移 | 第18-21页 |
·二次运移 | 第21-23页 |
·初次运移动力与二次运移动力间关系的讨论 | 第23页 |
·储盖条件 | 第23-25页 |
第三章 主要运移动力及分布特征 | 第25-36页 |
·初次运移的动力 | 第25-27页 |
·二次运移的动力 | 第27-29页 |
·超压纵向分布特征 | 第29-32页 |
·流体势分布特征 | 第32-36页 |
第四章 输导体系 | 第36-54页 |
·垂向输导通道 | 第36-52页 |
·鄂博梁地区主要断层分布 | 第37-43页 |
·断层开启时间及相关数据收集 | 第43-44页 |
·断层封闭性计算及结果 | 第44-50页 |
·FOI判断断层连通概率判别标准讨论 | 第50-51页 |
·另一种简单判别断层垂向连通概率的方法 | 第51页 |
·断层总体垂向封闭性讨论 | 第51-52页 |
·侧向输导通道 | 第52-53页 |
·输导体系 | 第53-54页 |
第五章 成藏特征 | 第54-60页 |
·区域成藏特征 | 第54-56页 |
·各构造具体成藏特征 | 第56-57页 |
·成藏模式 | 第57-60页 |
结论和认识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