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 ·金属材料的强韧化方法 | 第12-18页 |
| ·传统的强化方法 | 第12-14页 |
| ·强韧化的最新进展 | 第14-18页 |
| ·表面旋转轧制处理简介 | 第18-20页 |
| ·表面旋转轧制处理 | 第18-20页 |
| ·表面旋转轧制处理的特点 | 第20页 |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 第2章 试验方案及分析方法 | 第21-27页 |
|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 ·试验方法 | 第21-23页 |
| ·SCRT 处理 | 第21-22页 |
| ·DCT 处理 | 第22页 |
| ·CR 处理 | 第22-23页 |
| ·分析与测试 | 第23-27页 |
| ·X 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23-24页 |
| ·金相组织观察(OM) | 第24页 |
|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SEM)及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分析 | 第24页 |
|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TEM) | 第24页 |
| ·硬度测量 | 第24-25页 |
| ·拉伸性能测试 | 第25-27页 |
| 第3章 SCRT 处理后纯 Zr 的微结构和力学性能 | 第27-41页 |
| ·引言 | 第27页 |
| ·SEM 观察与讨论 | 第27-28页 |
| ·微结构的演变及形成机制 | 第28-31页 |
| ·XRD 分析 | 第31-33页 |
| ·力学性能及表征 | 第33-39页 |
| ·纳米压痕硬度测量结果 | 第33-35页 |
| ·拉伸性能测试结果 | 第35-37页 |
| ·拉伸变形及断裂行为分析 | 第37-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 第4章 DCT 处理后纯 Zr 的微结构和力学性能 | 第41-52页 |
| ·引言 | 第41页 |
| ·微结构表征 | 第41-43页 |
| ·EBSD 观察 | 第41-43页 |
| ·TEM 观察 | 第43页 |
| ·XRD 分析 | 第43-44页 |
| ·DSC 分析 | 第44-45页 |
| ·力学性能测试结果 | 第45-51页 |
| ·显微硬度表征及其变化机理 | 第45-46页 |
| ·拉伸性能测试结果 | 第46-48页 |
| ·变形及断裂行为分析 | 第48-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5章 SCRT+CR 处理后纯 Cu 的微结构和力学性能 | 第52-67页 |
| ·引言 | 第52页 |
| ·微结构表征及形成机制 | 第52-58页 |
| ·双面 SCRT 处理后纯 Cu 的微结构 | 第52-53页 |
| ·SCRT 处理后表层微结构 TEM 观察 | 第53页 |
| ·SCRT+CR 处理后纯 Cu 的微结构 | 第53-54页 |
| ·回火处理对 SCRT+CR 处理的纯 Cu 微结构的影响 | 第54-58页 |
| ·力学性能及表征 | 第58-66页 |
| ·显微硬度测量结果 | 第58-59页 |
| ·拉伸性能测试结果 | 第59-61页 |
| ·拉伸变形及断裂行为分析 | 第61-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结论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 攻读硕士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3-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
| 作者简介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