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视频积累器的设计及实现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9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论文结构 | 第16-18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7页 |
·本文的结构 | 第17-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2章 积累技术 | 第19-38页 |
·回波信号的形式对积累的影响 | 第19-25页 |
·天线波束对视频积累的影响 | 第20-21页 |
·天线波束形状的最佳加权形式 | 第21页 |
·目标截面积对视频积累的影响 | 第21-24页 |
·噪声模型 | 第24页 |
·回波信号包络的形式 | 第24-25页 |
·积累对信噪比的改善 | 第25-29页 |
·相参积累对信噪比的改善 | 第25-27页 |
·视频积累对信噪比的改善 | 第27-28页 |
·积累损失 | 第28-29页 |
·视频积累的检测性能 | 第29-37页 |
·非起伏目标下的视频积累性能 | 第29-31页 |
·起伏目标下的视频积累性能 | 第31-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3章 雷达视频积累器的研究及比较 | 第38-60页 |
·滑窗型积累器 | 第38-43页 |
·大滑窗型积累器及其性能分析 | 第38-41页 |
·小滑窗型积累器及其性能分析 | 第41-42页 |
·对滑窗型积累器的改进 | 第42-43页 |
·反馈型积累器 | 第43-53页 |
·单极点积累器及双回路积累器 | 第43-45页 |
·两极点积累器 | 第45-51页 |
·对两极点积累器稳定性的改进 | 第51-52页 |
·对两极点积累器脉冲响应函数形式的改进 | 第52-53页 |
·多电平积累器 | 第53-54页 |
·多电平积累技术的原理 | 第53-54页 |
·多电平积累器的设计 | 第54页 |
·各种视频积累器的比较 | 第54-58页 |
·稳定性、方位精度的比较 | 第55页 |
·目标分裂率、方位分辨力、适应性的比较 | 第55-56页 |
·信噪比改善及拖尾的比较 | 第56-58页 |
·各种视频积累器的灵活选择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4章 雷达视频积累器的实现 | 第60-75页 |
·通用雷达信号处理分机的总体设计 | 第60-63页 |
·通用雷达信号处理分机的信号处理模型 | 第60-62页 |
·通用雷达信号处理分机的硬件组成 | 第62-63页 |
·雷达信号处理板的设计 | 第63-66页 |
·信号处理板的硬件设计 | 第63-64页 |
·主处理芯片的选择 | 第64-65页 |
·信号处理板的制作 | 第65-66页 |
·雷达信号处理板的边界扫描测试 | 第66-68页 |
·边界扫描测试方法及流程 | 第66-67页 |
·边界扫描测试实现 | 第67-68页 |
·视频积累器的实现 | 第68-72页 |
·检测板功能的实现方法 | 第68页 |
·视频积累器的实现方法 | 第68-72页 |
·自适应视频积累系统 | 第72-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5章 结论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附录 | 第79-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详细摘要 | 第84-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