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道路逃生救援系统有效性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1 绪论 | 第12-18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隧道防火疏散技术要求及标准 | 第13-14页 |
·疏散模型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防灾救灾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当前研究的不足 | 第16页 |
·本文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16-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7-18页 |
2 国内外疏散通道设置案例分析 | 第18-28页 |
·国内外疏散通道设置 | 第20-22页 |
·横向联络通道逃生 | 第20页 |
·纵向通道逃生方式 | 第20-21页 |
·纵横向结合逃生方式 | 第21页 |
·同洞上下逃生方式 | 第21-22页 |
·国内外城市地下道路疏散通道设置的案例 | 第22-26页 |
·国内外隧道疏散通道设置方式的优缺点分析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人员疏散模拟方案 | 第28-40页 |
·火灾危险临界条件 | 第28页 |
·人员安全疏散准则 | 第28-30页 |
·STEPS疏散软件介绍 | 第30-34页 |
·软件介绍 | 第30-31页 |
·疏散计算原理 | 第31-34页 |
·疏散模拟假定、参数确定 | 第34-39页 |
·模型假定 | 第34页 |
·人员荷载的确定 | 第34-36页 |
·火灾场景的设定 | 第36-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人员疏散模拟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40-74页 |
·横向联络通道疏散方式 | 第40-50页 |
·横通道间距与疏散时间关系 | 第40-45页 |
·横通道宽度(面积)与疏散时间关系 | 第45-48页 |
·不同人员组成与疏散时间关系 | 第48-50页 |
·纵向通道逃生方式 | 第50-58页 |
·逃生楼梯间距与疏散时间关系 | 第51-55页 |
·逃生楼梯宽度与疏散时间关系 | 第55-56页 |
·不同人员组成与疏散时间关系 | 第56-57页 |
·纵向滑梯与疏散楼梯两种疏散方式与疏散时间关系 | 第57-58页 |
·纵横通道并用逃生方式 | 第58-66页 |
·逃生间距与疏散时间关系 | 第59-62页 |
·逃生楼梯宽度与疏散时间关系 | 第62-64页 |
·不同人员组成与疏散时间关系 | 第64-66页 |
·隧道内上下层互通逃生(纵向) | 第66-72页 |
·爬梯间距与疏散时间关系 | 第66-69页 |
·爬梯宽度与疏散时间关系 | 第69-70页 |
·不同人员组成与疏散时间关系 | 第70-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5 隧道火灾相关救援疏散系统 | 第74-84页 |
·隧道防火安全等级 | 第74-76页 |
·隧道火灾预防原则 | 第76页 |
·隧道火灾预防措施 | 第76-78页 |
·行车管理 | 第76-77页 |
·装有危险品的通行政策 | 第77-78页 |
·人员管理与培训 | 第78页 |
·隧道火灾技术体系 | 第78-82页 |
·火灾探测报警系统 | 第78页 |
·火灾通风控制系统 | 第78-79页 |
·消防救援系统 | 第79-82页 |
·事故通知 | 第82页 |
·火灾事故处理 | 第82-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4-86页 |
·结论 | 第84-85页 |
·展望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8页 |
作者简历 | 第88-9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