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渣和粉煤灰液相混合制取工程土的试验研究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3页 |
·碱渣的形成 | 第12-15页 |
·碱渣堆积及危害 | 第15-16页 |
·碱渣堆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15-16页 |
·碱渣堆放对经济的影响 | 第16页 |
·碱渣治理及利用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国外对碱渣治理利用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我国对碱渣治理利用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19-23页 |
·课题来源 | 第19-20页 |
·研究意义 | 第20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3页 |
第2章 碱渣的微观结构及物理化学性质 | 第23-26页 |
·碱渣的微观结构 | 第23-24页 |
·碱渣的颗粒分析试验 | 第24页 |
·碱渣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24-25页 |
·碱渣的化学组成 | 第24-25页 |
·碱渣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碱渣土的强度形成机理研究 | 第26-32页 |
·碱渣土的形成 | 第26-27页 |
·碱渣的强度机理 | 第26页 |
·碱渣土的组成 | 第26-27页 |
·粉煤灰的强度形成机理 | 第27-29页 |
·粉煤灰的化学组成 | 第27页 |
·粉煤灰的颗粒分析试验 | 第27-28页 |
·粉煤灰的工程特性 | 第28-29页 |
·粉煤灰掺入碱渣后的强度提高机理 | 第29-31页 |
·粉煤灰的水化作用 | 第29-30页 |
·重结晶在提高碱渣强度中的作用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碱渣土室内试验研究 | 第32-60页 |
·现场取样及试样制备 | 第32-34页 |
·取样 | 第32-33页 |
·室内试样制备 | 第33-34页 |
·室内击实试验及最佳配比 | 第34-40页 |
·试验目的及原理 | 第34-35页 |
·原材料、配合比及试样制备 | 第35页 |
·试验过程 | 第35-39页 |
·试验结果及最优配比 | 第39-40页 |
·最优配合比的物理力学指标试验 | 第40-55页 |
·液塑限试验 | 第40-43页 |
·压缩试验 | 第43-45页 |
·抗剪强度试验 | 第45-48页 |
·无侧限抗压试验 | 第48-50页 |
·渗透试验 | 第50-55页 |
·混合浆液沉淀均匀性试验 | 第55-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5章 碱渣土的野外试验 | 第60-83页 |
·试验方案 | 第61-62页 |
·仪器设备设施 | 第62页 |
·主要工艺 | 第62-63页 |
·现场施做 | 第63-67页 |
·1#沉淀池混合 | 第63-66页 |
·2#沉淀池混合 | 第66页 |
·3#沉淀池混合 | 第66-67页 |
·碱渣土的填筑效果检验及检测试验 | 第67-81页 |
·动力触探试验 | 第67-80页 |
·密度和含水量试验 | 第80页 |
·填筑均匀程度的剖面观察 | 第80-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第6章 添加石灰后液相混合制高质量碱渣土的尝试 | 第83-88页 |
·碱渣中加入一定量石灰后的抗压强度 | 第83-84页 |
·碱渣混合液加入石灰后的性能研究 | 第84-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8-91页 |
·碱渣土的工程应用研究结论 | 第88-89页 |
·碱渣土的应用建议 | 第89页 |
·有待解决的问题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