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史论文

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新论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绪论第11-16页
   ·选题意义第11-12页
   ·概念界定第12页
   ·研究综述第12-14页
   ·研究内容与框架设计第14-15页
   ·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第15-16页
第一章 湖南农业合作化的回顾第16-23页
   ·党和政府关于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构想第16-18页
   ·湖南省开展农业合作运动的必然性与可能性第18-23页
     ·湖南省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必然性第18-19页
     ·湖南省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可能性第19-23页
第二章 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轨迹第23-38页
   ·成立互助组,试办初级农业合作社(1951——1953)第23-30页
   ·基本完成农业互助,大力兴建初级农业合作社(1954——1955)第30-34页
   ·大办高级社,合作化运动在全省大部分地区基本完成(1956)第34-38页
第三章 湖南地区农业合作化运动个案研究第38-60页
   ·常德聚宝乡李寿光农业社合作化运动开展的基本情况第38-48页
     ·合作化运动准备时期第38-40页
     ·互助组时期第40-43页
     ·农业社时期第43-48页
   ·湘潭县新钢乡大菊塘农业社的内部具体情况第48-60页
     ·社内各阶层动态情况第50-51页
     ·社的生产及其管理工作第51-52页
     ·该社土地建设工程与今后进一步发展的初步计划第52-53页
     ·土地劳力报酬情况及其结果第53-54页
     ·社内的公共财产及其来源第54-58页
     ·社内公积金、公益金积累与使用情况第58-60页
第四章 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评价第60-67页
   ·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功绩第60-63页
   ·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偏差与失误第63-67页
结束语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附录第71-72页
后记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湖南省农村留守居民消费结构研究--以湘潭县为例
下一篇:土地伦理视角下的山地区域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研究--以湖南省桂东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