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的家》系列纪录片中的城市意象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11页 |
·文本分析法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2 城市意象概述 | 第15-22页 |
·什么是城市意象 | 第15-18页 |
·意象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城市意象及其构成元素 | 第16-18页 |
·城市意象化下的视觉城市表达 | 第18-22页 |
·物化的城市构建 | 第19-20页 |
·意象化的城市存在 | 第20-22页 |
3 视觉再现城市意象 | 第22-29页 |
·光影纪录城市意象的必要性 | 第22-26页 |
·纪录再现特色城市意象 | 第22-23页 |
·城市意象共性泛滥导致个性化丧失 | 第23-24页 |
·镜头对城市意象的光影重塑 | 第24-26页 |
·纪录片《远方的家》凸显城市意象的鲜明特色 | 第26-29页 |
·纪录片《远方的家》的现实意义 | 第26-28页 |
·纪录片《远方的家》的鲜明特色 | 第28-29页 |
4 空间叙事下的城市意象空间表达 | 第29-39页 |
·国家边界 | 第29-30页 |
·怀旧的城市意蕴 | 第30-33页 |
·呼唤海外华人的怀旧之情 | 第31-32页 |
·怀旧的城市形象传统与时尚并存 | 第32-33页 |
·个性独特的标志物 | 第33-35页 |
·自然景观 | 第35-37页 |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第35-36页 |
·城市与自然交融古镇文化 | 第36-37页 |
·公共空间 | 第37-39页 |
5 城市意象的符号化人文表达 | 第39-47页 |
·城市精神与城市心理 | 第39-42页 |
·古朴感人的城市精神 | 第39-41页 |
·各具地域风格的城市心理 | 第41-42页 |
·民族意象 | 第42-44页 |
·民俗意象 | 第44-47页 |
6 城市意象的传播价值分析 | 第47-52页 |
·提升城市精神特质,防止人文价值弱化 | 第47-48页 |
·避免共性泛滥,强调城市个性 | 第48-50页 |
·提高知名度,多维度展示城市特色 | 第50-52页 |
7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后记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