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5页 |
(一) 研究的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 课题来源 | 第10页 |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二)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3页 |
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页 |
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三)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一、“中等收入陷阱”研究的相关理论概述 | 第15-18页 |
(一) “中等收入陷阱”的涵义及其特征 | 第15页 |
(二) 财政支出政策的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16页 |
2. 财政支出的基础理论 | 第16-18页 |
二、“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的案例分析 | 第18-26页 |
(一) 国外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功案例 | 第18-21页 |
1. 日本 | 第18-20页 |
2. 韩国 | 第20-21页 |
(二) 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案例分析 | 第21-25页 |
1. 拉美国家 | 第21-23页 |
2. 东南亚四国 | 第23-25页 |
(三) 基本结论及其启示 | 第25-26页 |
三、我国财政支出的现状及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分析 | 第26-30页 |
(一) 我国财政支出的现状分析 | 第26-28页 |
1. 我国的财政支出规模 | 第26-27页 |
2. 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 | 第27-28页 |
(二) 我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风险 | 第28-30页 |
1. 面对“中等收入陷阱”,我国当前存在的挑战 | 第28-29页 |
2. 我国面临着的“中等收入陷阱”风险 | 第29-30页 |
四、财政支出政策对规避“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的作用机理研究 | 第30-38页 |
(一) 政策目标:促进经济增长 | 第30-32页 |
1. 财政支出扩大投资需求的作用机理 | 第30-31页 |
2. 财政支出扩大消费需求的作用机理 | 第31页 |
3. 财政支出促进对外贸易的作用机理 | 第31-32页 |
(二) 中介目标:缓和社会矛盾 | 第32-34页 |
1. 财政支出对缩小贫富差距的作用机理 | 第32页 |
2. 财政支出对促进就业的作用机理 | 第32-33页 |
3. 财政支出遏制腐败问题的作用机理 | 第33-34页 |
(三) 传导媒介:提高公共福利水平 | 第34-37页 |
1. 财政支出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机理 | 第34-36页 |
2. 财政支出加强社会保障的作用机理 | 第36页 |
3. 财政支出对增强国民幸福指数的作用机理 | 第36-37页 |
(四) 最终目标: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 第37-38页 |
五、规避我国“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的财政支出政策思路 | 第38-41页 |
(一) 突出强调社会民生支出,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持续动力和根本保障 | 第38-39页 |
1. 落实民生目标 | 第38页 |
2. 促进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均等化 | 第38-39页 |
3. 在包容性增长中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 第39页 |
(二)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实行“包容性增长”视角下的分配体制 | 第39-40页 |
1. 着力解决好民生福祉提高滞后的问题 | 第39-40页 |
2. 加快财政支出体制改革,增强财政转移性支出对居民收入分配的调节功能 | 第40页 |
(三) 积极利用财政的杠杆作用,引导资源优化配置,优化经济结构 | 第40-41页 |
1. 发挥财政杠杆作用,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 第40页 |
2. 发挥财政杠杆作用,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 第40-41页 |
结束语 | 第41-42页 |
注释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