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石油、天然气加工工业论文--人造石油论文--从其他原料提取石油论文

固定高浓度CO2富油微藻的筛选及脂质累积的过程生化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1页
1 绪论第11-24页
   ·生物柴油及其意义第11-12页
   ·微藻生物柴油第12-16页
     ·微藻作为生物柴油生产原料的优势第13-14页
     ·微藻生物柴油的生产工艺第14-15页
     ·氮源缺乏对微藻油脂累积的调控第15页
     ·微藻胞内油脂累积原位检测技术第15-16页
   ·CO_2排放现状及相关减排技术第16-19页
     ·CO_2排放现状第16-17页
     ·CO_2减排技术第17-19页
   ·微藻CO_2减排的作用机理第19-20页
   ·微藻CO_2减排耦合生物柴油生产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0-23页
     ·研究现状第20-23页
     ·存在的问题第23页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意义第23-24页
2 可固定高浓度CO_2富油藻株XJ01和XJ02的筛选与鉴定第24-37页
   ·引言第24页
   ·实验材料第24-26页
     ·微藻筛选水样来源第24页
     ·培养基组成第24-25页
     ·主要试剂与仪器第25-26页
   ·实验方法第26-30页
     ·培养条件和藻种的分离纯化第26页
     ·利用20% CO_2复筛第26-27页
     ·微藻各种筛选指标的测定第27-29页
     ·藻株的形态学观察第29页
     ·藻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第29-30页
   ·结果与讨论第30-35页
     ·藻株XJ01和XJ02的生长及光合固碳效率第30-32页
     ·藻株XJ01和XJ02的油脂含量及产率第32-33页
     ·藻株XJ01和XJ02的油脂脂肪酸组成第33-34页
     ·藻株XJ01和XJ02的形态特征第34页
     ·藻株XJ01和XJ02的系统发育分析第34-35页
   ·本章小结第35-37页
3 苏丹黑B染色法原位检测藻株XJ01和XJ02胞内油脂积累第37-49页
   ·引言第37页
   ·实验材料第37-38页
     ·藻种和培养基第37页
     ·主要试剂与仪器第37-38页
   ·实验方法第38-41页
     ·苏丹黑B染色方法第38-39页
     ·典型影响因素对苏丹黑B染色效果的影响第39-40页
     ·微藻胞内油脂含量测定标准曲线的建立及其可行性验证第40页
     ·利用苏丹黑B法检测藻株XJ01和XJ02细胞内油脂的累积第40-41页
   ·结果与讨论第41-48页
     ·苏丹黑B染色后微藻细胞的光吸收特性测定第41页
     ·典型影响因素对苏丹黑B染色效果的影响第41-44页
     ·微藻胞内油脂含量测定标准曲线的建立及其可行性验证第44-46页
     ·藻株XJ01和XJ02胞内油脂含量的测定和油脂累积规律的监测第46-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4 氮源浓度对藻株XJ01和XJ02生长及胞内各组分含量影响的比较研究第49-63页
   ·引言第49页
   ·实验材料第49-50页
     ·藻种和培养基第49页
     ·主要试剂与仪器第49-50页
   ·实验方法第50-53页
     ·藻株XJ01和XJ02的培养第50页
     ·藻株XJ01和XJ02生长的测定第50-51页
     ·油脂含量分析第51页
     ·蛋白含量分析——考马斯亮蓝法第51-52页
     ·可溶性糖含量分析——硫酸蒽酮法第52-53页
     ·培养液中NO_3~--含量分析——紫外分光光度法第53页
   ·结果与讨论第53-62页
     ·氮源浓度对藻株XJ01和XJ02生长的影响第53-55页
     ·氮源浓度对藻株XJ01和XJ02油脂含量的影响第55-57页
     ·氮源浓度对藻株XJ01和XJ02蛋白含量的影响第57-59页
     ·氮源浓度对藻株XJ01和XJ02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第59-60页
     ·培养液中NO_3~-含量变化第60-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5 全文结论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71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第71-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常见次要位点与生物复杂性状及帕金森病关系的研究
下一篇:矢量地表覆盖数据增量更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