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1 绪论 | 第12-27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7页 |
·全球老龄化时代背景 | 第12页 |
·我国老龄化国情特点 | 第12-15页 |
·西安市人口老龄化发展状况 | 第15-17页 |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范围 | 第17-22页 |
·研究对象 | 第17-19页 |
·主要内容 | 第19页 |
·相关的几个基本概念 | 第19-20页 |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24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2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22-24页 |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24-27页 |
·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论文研究框架 | 第26-27页 |
2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实需求与理论支撑 | 第27-41页 |
·我国国情对于社区居家养老设施建设的迫切需求 | 第27-32页 |
·我国养老模式的发展 | 第27-28页 |
·我国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支持 | 第28-31页 |
·老年人对养老方式的选择 | 第31-32页 |
·老年人的需求类型 | 第32-36页 |
·马斯洛(Abraham.h.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 | 第32-33页 |
·老年人日常生活需求分析 | 第33-34页 |
·老年人护理等级分类 | 第34页 |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评估认定 | 第34-36页 |
·社区居家养老相关理论 | 第36-40页 |
·福利多元主义 | 第36-38页 |
·社会嵌入理论 | 第38-39页 |
·代际关系理论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3 国外及国内发达地区的社区居家养老设施发展 | 第41-52页 |
·法国的社区照顾 | 第41-42页 |
·法国的养老设施体系 | 第41页 |
·法国的居家养老服务 | 第41-42页 |
·美国的养老社区 | 第42-45页 |
·美国的养老设施体系 | 第42-43页 |
·美国老年人家庭之外的社区照顾 | 第43-45页 |
·英国的福利日间看护 | 第45-46页 |
·英国的养老设施体系 | 第45页 |
·英国的社区照顾 | 第45-46页 |
·日本的社区老年服务 | 第46-48页 |
·日本的养老设施体系 | 第46-47页 |
·日本的社区老年服务 | 第47-48页 |
·香港的长者日间护理服务 | 第48-50页 |
·香港的养老设施体系 | 第48-49页 |
·香港的长者社区支援设施 | 第49-50页 |
·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4 国内相关案例调查与研究 | 第52-68页 |
·北京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 第52-53页 |
·北京市四级养老服务体系 | 第52页 |
·北京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 | 第52-53页 |
·北京东直门铜厂子胡同居家养老服务一条街 | 第53-58页 |
·街道概况 | 第53-54页 |
·居家养老服务一条街 | 第54-58页 |
·北京市展览路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 第58-62页 |
·街道概况 | 第58页 |
·“星光园”托老所 | 第58-62页 |
·其他地区相关案例 | 第62-67页 |
·上海静安模式 | 第62-64页 |
·苏州沧浪区的“虚拟养老院” | 第64-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5 西安市社区居家养老设施典型案例调查 | 第68-106页 |
·西安市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发展现状 | 第68-73页 |
·西安市对于养老模式的探索 | 第68-69页 |
·社区居家养老设施体系 | 第69-70页 |
·西安市 15 个社区居家养老试点社区概况 | 第70-73页 |
·单位型社区——席王街道汽配社区 | 第73-81页 |
·建设现状 | 第73-77页 |
·使用现状 | 第77-80页 |
·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评估 | 第80-81页 |
·混合型社区——三桥街道新西北社区 | 第81-90页 |
·建设现状 | 第81-86页 |
·使用现状 | 第86-89页 |
·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评估 | 第89-90页 |
·地缘型社区——小寨路街道红专南路社区 | 第90-99页 |
·建设现状 | 第90-95页 |
·使用现状 | 第95-98页 |
·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评估 | 第98-99页 |
·三个典型案例的分析与总结 | 第99-100页 |
·与我国其他案例对比研究 | 第100-105页 |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6 社区居家养老设施规划设计对策研究 | 第106-127页 |
·服务需求内容 | 第106-110页 |
·生活照料 | 第106-107页 |
·康复护理 | 第107-109页 |
·精神慰藉 | 第109页 |
·文体教育 | 第109-110页 |
·规划设置原则 | 第110-115页 |
·布局原则 | 第110-111页 |
·用地模式 | 第111-112页 |
·建筑选址 | 第112-114页 |
·内部环境 | 第114-115页 |
·功能配置 | 第115-116页 |
·配套项目 | 第115页 |
·配置内容 | 第115-116页 |
·项目配建规模 | 第116-119页 |
·相关规范和标准中关于养老设施的指标要求 | 第116-117页 |
·服务半径 | 第117-118页 |
·配置方式 | 第118-119页 |
·设施体系建构 | 第119-124页 |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 第120-122页 |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 | 第122-124页 |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点 | 第124页 |
·本章小结 | 第124-127页 |
7 设计实践案例 | 第127-146页 |
·秦川福利区社区居家养老设施体系建构 | 第127-130页 |
·秦川福利区概况 | 第127-128页 |
·社区居家养老设施体系建设需求 | 第128页 |
·层级网络构建 | 第128-129页 |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选址——三十街坊 | 第129-130页 |
·三十街坊公共生活空间及老年人活动现状 | 第130-135页 |
·三十街坊概况 | 第130-131页 |
·物质空间环境现状 | 第131-133页 |
·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 第133-134页 |
·老年人活动现状 | 第134-135页 |
·三十街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规划设计实践 | 第135-145页 |
·建筑选址 | 第135-136页 |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功能配置及配建规模 | 第136-137页 |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方案设计 | 第137-145页 |
·本章小结 | 第145-146页 |
结语 | 第146-148页 |
致谢 | 第148-150页 |
参考文献 | 第150-153页 |
图录 | 第153-157页 |
表录 | 第157-161页 |
附录一 养老服务评分表 | 第161-162页 |
附录二 调研问卷 | 第162-168页 |
附录三 三个典型案例调研汇总表(一) | 第168-169页 |
附录三 三个典型案例调研汇总表(二) | 第169-170页 |
附录三 三个典型案例调研汇总表(三) | 第170-172页 |
笔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