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废水处理中的优势菌株及其降解性能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7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焦化废水概述 | 第14-18页 |
·焦化废水的来源 | 第14-15页 |
·焦化废水的组成 | 第15-16页 |
·焦化废水的水质特点 | 第16-17页 |
·焦化废水的危害 | 第17-18页 |
·焦化废水的处理技术 | 第18-22页 |
·物理化学法 | 第19-20页 |
·化学法 | 第20页 |
·生物化学法 | 第20-22页 |
·优势菌概述 | 第22-23页 |
·优势菌技术简介 | 第22页 |
·优势菌的作用机理 | 第22-23页 |
·优势菌的培育 | 第23页 |
·优势菌在焦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23-26页 |
·优势菌在焦化废水处理中的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降解焦化废水的微生物 | 第24-26页 |
·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26-27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6页 |
·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第二章 焦化废水处理中优势菌株的分离、纯化 | 第27-32页 |
·引言 | 第27页 |
·材料 | 第27-28页 |
·仪器 | 第27页 |
·培养基 | 第27页 |
·菌种来源 | 第27-28页 |
·试验方法 | 第28-29页 |
·富集培养 | 第28页 |
·样品的稀释 | 第28页 |
·样品的分离、纯化 | 第28-29页 |
·样品的保存 | 第29页 |
·菌株形态观察 | 第2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焦化废水处理中优势菌株脱氢酶活性的测定 | 第32-38页 |
·引言 | 第32页 |
·材料 | 第32页 |
·仪器 | 第32页 |
·药品 | 第32页 |
·原理 | 第32-33页 |
·试验方法 | 第33-34页 |
·试验试剂的配制 | 第33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3页 |
·菌悬液的制备 | 第33-34页 |
·菌液脱氢酶活性的测定 | 第3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4-37页 |
·标准曲线 | 第34-35页 |
·结果 | 第35-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焦化废水处理中优势菌株的鉴定 | 第38-41页 |
·引言 | 第38页 |
·试剂及耗材 | 第38页 |
·原理 | 第38页 |
·方法 | 第38-3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五章 焦化废水处理中优势菌株降解萘的研究 | 第41-49页 |
·引言 | 第41页 |
·材料 | 第41-42页 |
·仪器 | 第41页 |
·药品 | 第41页 |
·培养基 | 第41-42页 |
·试验方法 | 第42-43页 |
·菌悬液的制备 | 第42页 |
·萘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42页 |
·样品的测定 | 第42页 |
·萘的分析方法 | 第42页 |
·不同因素对菌株降解性能的影响 | 第42-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47页 |
·初始底物浓度对降解性能的影响 | 第43-44页 |
·pH值对降解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投菌量对降解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温度对降解率的影响 | 第46页 |
·振荡速度对降解率的影响 | 第46-47页 |
·小结 | 第47-4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8-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