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西安周边高速公路两侧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1章 引言第11-19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9页
     ·高速公路两侧土壤重金属的累积分布第12-14页
     ·高速公路两侧土壤重金属与植物和农产品中重金属相关性研究第14页
     ·路旁土壤重金属污染存在形态特征第14-15页
     ·路域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因素第15-16页
     ·土壤理化性质与重金属相关关系研究第16-17页
     ·土壤粒径对重金属富集的影响第17-19页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内容第19-23页
   ·研究区域概况第19-20页
   ·研究内容第20-23页
第3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第23-29页
   ·样品采集与处理第23-25页
     ·样品采集第23-24页
     ·样品预处理第24-25页
   ·样品分析与检测方法第25-29页
     ·土壤理化指标的测定第25-26页
     ·土壤中常量组分和重金属元素的测定第26页
     ·土壤中重金属形态的测定第26-27页
     ·土壤粒径筛分试验第27-29页
第4章 高速公路两侧表层土壤的理化特征第29-37页
   ·土壤pH值第29-30页
   ·土壤电导率第30-31页
   ·土壤有机质第31-32页
   ·土壤碳酸钙第32页
   ·土壤磁化率第32-33页
   ·土壤质地第33-35页
   ·土壤常量元素第35-37页
第5章 高速公路两侧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分布特征第37-57页
   ·高速公路两侧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第37-39页
   ·高速公路两侧表层土壤中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第39-47页
     ·西宝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第39-42页
     ·西户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第42-44页
     ·西柞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第44-47页
   ·高速公路两侧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析第47-49页
   ·不同高速公路两侧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第49-52页
     ·西宝高速公路两侧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第49-50页
     ·西户高速公路两侧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第50-51页
     ·西柞高速公路两侧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第51-52页
   ·高速公路两侧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与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第52-54页
     ·重金属总量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第52-53页
     ·重金属非稳定态含量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第53-54页
   ·本章小结第54-57页
第6章 高速公路两侧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第57-63页
   ·评价方法第57-59页
     ·单向污染指数和内罗梅综合污染指数第57-58页
     ·地累积指数第58-59页
   ·评价结果第59-63页
     ·单向污染指数和内罗梅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分析第59-60页
     ·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分析第60-63页
第7章 高速公路两侧表层土壤重金属来源解析第63-69页
   ·相关分析第64-65页
   ·因子分析第65-66页
   ·聚类分析第66-67页
   ·高速公路两侧表层土壤的来源分析第67-69页
第8章 高速公路两侧表层土壤中重金属粒径分布特征第69-91页
   ·土壤粒径组成第69-71页
     ·不同粒径土壤组成第69页
     ·不同粒径土壤的常量元素第69-71页
   ·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重金属在不同粒径中的分布第71-86页
     ·西宝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重金属在不同粒径中的分布第71-76页
     ·西户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重金属在不同粒径中的分布第76-81页
     ·西柞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重金属在不同粒径中的分布第81-86页
   ·不同粒径土壤重金属的富集情况分析第86-89页
   ·本章小结第89-91页
第9章 结论与展望第91-95页
   ·结论第91-93页
   ·存在不足与展望第93-95页
参考文献第95-103页
致谢第103-105页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电芬顿法在苯酚及甲基橙废水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用于超声清洗的复合换能器振动特性及有限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