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地区城市滨水景观研究--以黄河故道商丘段景观设计规划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中国滨水植物资源背景 | 第10页 |
·中国滨水野生动物资源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滨水景观研究概况 | 第11页 |
·国外滨水景观研究概况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华中地区滨水景观研究 | 第12-21页 |
·华中地区滨水景观研究课题 | 第12-15页 |
·湖北武汉东湖滨水景观的调查和研究 | 第12页 |
·东湖滨水风景区现状分析 | 第12-13页 |
·加强东湖滨水景区保护的重要性 | 第13-14页 |
·加强对东湖滨水景区的规划方法研究 | 第14-15页 |
·黄河故道商丘段景观概况 | 第15-17页 |
·研究黄河故道商丘段的基本概况 | 第15-16页 |
·地理位置 | 第16页 |
·气候条件 | 第16页 |
·土壤条件 | 第16页 |
·水文条件 | 第16-17页 |
·交通运输调查 | 第17页 |
·民族与宗教 | 第17页 |
·本土文化 | 第17页 |
·商文化 | 第17页 |
·黄河故道商丘段位置与生态环境 | 第17-18页 |
·黄河故道商丘段景观的现状 | 第18-19页 |
·规划不合理,开发不够科学 | 第18页 |
·黄河故道遭受侵占和破坏的状况需要解决 | 第18页 |
·黄河故道无法充分满足商丘市的水需求 | 第18页 |
·黄河故道水产养殖现状 | 第18-19页 |
·黄河故道基础设施规划不够完善 | 第19页 |
·针对黄河故道滨水景观的开发意见 | 第19-21页 |
·黄河故道对于人文和自然的重要性 | 第19页 |
·通过法律加强对黄河故道商丘段的管理 | 第19-20页 |
·全面治理和统筹规划 | 第20页 |
·抓住时机,创千秋大业 | 第20-21页 |
第三章 黄河故道商丘段景观规划设计方案 | 第21-34页 |
·设计方案剖析 | 第21-29页 |
·调研分析 | 第21页 |
·规划区域介绍 | 第21-22页 |
·设计理念 | 第22-23页 |
·建筑设计方案 | 第23-25页 |
·景观规划设计剖析 | 第25-29页 |
·乡土景观的应用 | 第29-32页 |
·麦田与乡土景观 | 第29-30页 |
·乡土景观自然区 | 第30-31页 |
·乡土周边景观 | 第31页 |
·乡土树种景观 | 第31页 |
·声景观在乡土景观里的应用 | 第31-32页 |
·人文规划设计理念 | 第32-34页 |
·人文设计理念在景区中的应用 | 第32页 |
·人性的原则 | 第32页 |
·公众需求 | 第32-33页 |
·地域原则 | 第33-34页 |
第四章 黄河故道商丘段景观规划目标 | 第34-36页 |
·总体规划目标 | 第34页 |
·近期目标 | 第34-35页 |
·中期目标 | 第35页 |
·远期目标 | 第35-36页 |
第五章 黄河故道商丘段基础规划的保障措施 | 第36-39页 |
·完善法律制度 | 第36页 |
·加强防火措施 | 第36页 |
·通过网络宣传加强保护措施 | 第36-37页 |
·通病虫害的防治规划 | 第37页 |
·环境质量监控 | 第37页 |
·植被绿化的加强 | 第37-38页 |
·通过旅游业的兴起来加强保护的措施 | 第38页 |
·对经营方式进行调整 | 第38-39页 |
·经营方式规划 | 第38页 |
·保护性经营 | 第38-39页 |
第六章 黄河故道商丘段的评价与展望 | 第39-44页 |
·国家规定的评价细则 | 第39页 |
·动植物的种类研究 | 第39页 |
·人工种植和生态平衡 | 第39-40页 |
·生态系统的薄弱导致了对滨水景观的管理的加强 | 第40页 |
·宣传教育规划 | 第40-41页 |
·对参观者进行宣传教育 | 第40页 |
·对周边村民和居民的宣传教育 | 第40-41页 |
·教学实习基地 | 第41页 |
·景观区域保护区的重要性 | 第41页 |
·立法保护的重要性 | 第41-42页 |
·规划区建立示范性基地的保护机制 | 第42页 |
·建立保护基地能够创造更多的与外界交流的机会 | 第42页 |
·旅游业的展望 | 第42-44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4-45页 |
·研究结论 | 第44页 |
·研究建议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作者简介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