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 第8-12页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蕴涵丰富而又深刻的实践与文化历史内涵 | 第9页 |
·思想史画卷和历史画卷 | 第9-10页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解释学意境的文化历史现象 | 第10-12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任务、研究意义与创新意图 | 第12-13页 |
·“方法论视域”的省思 | 第13-16页 |
·方法论的内涵 | 第13页 |
·方法论的研究历史回顾 | 第13-14页 |
·方法论的优势 | 第14-16页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状态 | 第16-32页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涵 | 第16-18页 |
·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 第16页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化 | 第16页 |
·在中国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 第16-17页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内涵 | 第17-18页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何以可能 | 第18-23页 |
·选择的客观历史和背景 | 第18-20页 |
·文化传播角度 | 第20-21页 |
·解释学的角度 | 第21-22页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体条件 | 第22-23页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与逻辑 | 第23-29页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 | 第24-25页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辩证统一 | 第25-26页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 第26-28页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是坚持和发展的辩证统一 | 第28-29页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现有局限 | 第29-32页 |
·研究论域 | 第29-30页 |
·研究方法 | 第30页 |
·研究视野 | 第30页 |
·研究效果 | 第30-32页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方法论取向 | 第32-40页 |
·实践性 | 第32-34页 |
·历史性 | 第34-40页 |
第四章 从方法论视域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现路径 | 第40-56页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论域 | 第40-42页 |
·理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本性 | 第40-41页 |
·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 第41-42页 |
·应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当代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第42页 |
·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前进方向 | 第42页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视野 | 第42-45页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世界化与民族化相统一的进程 | 第43页 |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是这一全球化与本土化相统一历史进程 | 第43-44页 |
·采用多样化的视角进行研究 | 第44页 |
·用世界视野引领中国视野 | 第44-45页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方法 | 第45-49页 |
·强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多维度研究 | 第45-46页 |
·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非宏观个案研究 | 第46页 |
·重视比较研究方法的运用 | 第46-47页 |
·保持方法的前置与自觉 | 第47-49页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效果 | 第49-56页 |
·回到现实语境 | 第49-50页 |
·吸收中国和外国哲学的精华 | 第50-53页 |
·增强大众对理论成果的认同和理解 | 第53-54页 |
·看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大众的影响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附录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