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3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8-12页 |
| ·烟粉虱研究概况 | 第8-9页 |
| ·烟粉虱生物型研究概况 | 第9页 |
| ·烟粉虱生物型分子鉴定方法 | 第9-11页 |
| ·烟粉虱的寄主适应性 | 第11页 |
| ·P450基因与烟粉虱寄主适应性的关系 | 第11-12页 |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湖北省烟粉虱生物型分布及系统发育分析 | 第13-21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3-15页 |
| ·供试虫源 | 第13页 |
| ·单头烟粉虱DNA提取 | 第13-14页 |
| ·PCR扩增及电泳 | 第14页 |
| ·VspⅠ-mtCOI PCR-RFLP鉴定生物型 | 第14-15页 |
| ·序列测定与数据分析 | 第15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5-19页 |
| ·PCR-RFLP鉴别湖北烟粉虱地理种群生物型 | 第15-16页 |
| ·系统发育分析 | 第16-19页 |
| 3 讨论 | 第19-21页 |
| 第三章 MtCOI PCR-RFLP技术鉴别中国入侵型和土著型烟粉虱种群的有效性分析 | 第21-34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2-23页 |
| ·供试虫源 | 第22页 |
| ·单头烟粉虱DNA提取 | 第22页 |
| ·PCR扩增及测序 | 第22页 |
| ·适用性分析 | 第22-23页 |
| 2 结果 | 第23-32页 |
| ·AluⅠ内切酶的适用性 | 第23-24页 |
| ·TaqⅠ内切酶识别位点多态性 | 第24-26页 |
| ·MseⅠ/Tru9Ⅰ内切酶识别位点多态性 | 第26页 |
| ·VspⅠ内切酶识别位点多态性 | 第26-32页 |
| 3 讨论 | 第32-34页 |
| 第四章 P450基因与寄主转换关系的研究 | 第34-45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5-42页 |
| ·供试虫源 | 第35页 |
| ·寄主转换实验 | 第35页 |
| ·总RNA的提取及c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35-36页 |
| ·简并PCR | 第36-37页 |
| ·片段测序 | 第37-40页 |
| ·特异性PCR | 第40页 |
| ·半定量PCR | 第40-42页 |
| 2 结果 | 第42-44页 |
| ·测序结果 | 第42页 |
| ·特异PCR | 第42-43页 |
| ·半定量PCR | 第43-44页 |
| 3 讨论 | 第44-45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