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以西双版纳天然橡胶产业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关于产业集群的界定 | 第11-12页 |
·关于产业集群分类的研究 | 第12页 |
·关于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的研究 | 第12-13页 |
·关于产业集群与经济增长的研究 | 第13页 |
·国内外关于农业产业集群的研究 | 第13-14页 |
·关于天然橡胶产业经济的研究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 第15-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框架结构 | 第16-17页 |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可能的创新 | 第17页 |
·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2 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概述 | 第18-24页 |
·集聚理论 | 第18页 |
·经济增长理论 | 第18-20页 |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第18-19页 |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第19-20页 |
·新经济增长理论 | 第20页 |
·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 第20-24页 |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 第20-21页 |
·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 | 第21-24页 |
3 西双版纳天然橡胶产业集聚概况 | 第24-37页 |
·天然橡胶产业集群的界定及其特征 | 第24-26页 |
·界定 | 第24-25页 |
·特征 | 第25-26页 |
·产业发展现状 | 第26-31页 |
·生产加工状况 | 第28-29页 |
·发展阶段分析 | 第29-31页 |
·西双版纳天然橡胶产业集聚因素 | 第31-34页 |
·资源禀赋差异是物质基础 | 第31-32页 |
·市场需求是根本原因 | 第32-33页 |
·合作需要是天然橡胶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机制 | 第33页 |
·政府推动是制度原因 | 第33-34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34-37页 |
·加工企业缺乏竞争力、联系不紧密 | 第34-35页 |
·相关产业支持机构不成熟 | 第35页 |
·政府作用不明显 | 第35-37页 |
4 实证分析 | 第37-49页 |
·产业集聚度测定方法介绍 | 第37-40页 |
·区位商指数 | 第37-38页 |
·空间基尼系数 | 第38页 |
·G指数 | 第38页 |
·行业集中度指数 | 第38-39页 |
·艾尔森和格莱赛德的集群指数 | 第39页 |
·赫芬达尔指数 | 第39-40页 |
·西双版纳天然橡胶产业集聚程度测定方法的选择 | 第40页 |
·西双版纳天然橡胶产业集聚程度测定 | 第40-45页 |
·西双版纳橡胶产业集聚概况 | 第40-43页 |
·西双版纳、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聚程度测算与对比 | 第43-45页 |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 | 第45-48页 |
·模型设计 | 第45页 |
·数据说明 | 第45-46页 |
·检验结果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5 对策建议 | 第49-52页 |
·正确选择西双版纳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模式 | 第49页 |
·培养强大龙头企业 | 第49-50页 |
·完善集群内相关支撑体系 | 第50-51页 |
·加强资源共享和集群品牌建设 | 第51页 |
·制定引导和鼓励集群的相关政策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