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朱曰藩诗学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绪论第8-15页
 Ⅰ.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第8-9页
 Ⅱ. 研究综述第9-14页
 Ⅲ. 研究的方法及主要内容第14-15页
第1章 朱曰藩的诗学主张第15-33页
   ·反对摹拟,追求自得第15-21页
     ·对前“七子派”模拟之习的批判第15-18页
     ·对“唐宋派”模拟之习的批判第18-19页
     ·对后“七子派”模拟之习的批判第19-21页
   ·尊情求真,提倡婉雅第21-27页
     ·对前“七子派”主情观的继承与发展第22-25页
     ·对六朝主情观的继承与发展第25-26页
     ·对杨慎主情观的继承与发展第26-27页
   ·宗尚六朝,出入《文选》第27-33页
     ·引论:“六朝”与“六朝体”概念的界定第28-30页
     ·对六朝诗歌及《文选》的喜爱第30页
     ·对六朝工丽诗风的推崇第30-31页
     ·创作中的六朝倾向第31-32页
     ·时人对他六朝之习的评论第32-33页
第2章 朱曰藩的诗学渊源第33-60页
   ·家风、家学的渊源第33-45页
     ·祖辈的家风、家学传统第34-39页
     ·父辈的家风、家学传统第39-45页
   ·地域的渊源第45-54页
     ·尚情重才,随兴而发的诗风第46-48页
     ·坚守自我,推崇六朝的诗风第48-54页
   ·时风的渊源第54-60页
     ·正、嘉时期,“六朝、初唐”诗风的兴起第54-56页
     ·杨慎个人对他的影响第56-60页
第3章 朱曰藩与“金陵六朝派”的初盛第60-74页
   ·“金陵六朝派”是明代中期地域文学流派第60-63页
   ·朱曰藩是“金陵六朝派”初盛时期的领袖第63-65页
   ·与何良俊等共同推进“金陵六朝派”的兴盛第65-74页
结语第74-76页
附录一 朱曰藩年谱第76-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44页
致谢第144-146页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46页

论文共1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个人与社会的博弈--论康拉德《胜利》中海斯特的角色转换
下一篇:《上海图书馆藏明代尺牍》书信用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