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南京老山地区植物区系与植物资源研究

致谢第1-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8-13页
   ·植物区系研究概况第8-10页
     ·世界植物区系研究简史第8-9页
     ·国内植物区系研究简史第9页
     ·植物区系的研究趋势第9-10页
   ·植物资源研究概况第10-11页
   ·南京老山地区植物区系与植物资源研究概况第11-12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3页
第二章 南京老山地区自然地理概况第13-16页
   ·地理位置第13页
   ·地质第13-14页
   ·地貌第14页
   ·气候第14页
   ·土壤第14-16页
第三章 南京老山地区植物区系的研究第16-45页
   ·研究方法第16页
   ·老山地区的蕨类植物第16-20页
     ·数量组成分析第16-17页
     ·科级统计分析第17-18页
     ·属级统计分析第18页
     ·种级统计分析第18-20页
     ·蕨类植物的生态特点第20页
   ·老山地区的种子植物第20-41页
     ·科级统计分析第20-24页
     ·属级统计分析第24-29页
     ·种级统计分析第29-34页
     ·种子植物区系的特有现象第34-36页
     ·与邻近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的比较第36-39页
     ·长江两岸种子植物区系的比较第39-41页
   ·植物区系新资料第41-43页
   ·老山地区植物区系的特征第43-45页
第四章 南京老山地区的主要植被第45-70页
   ·研究方法第45页
   ·天然植被第45-57页
     ·次生天然林第46-52页
     ·次生灌木林第52-54页
     ·竹林第54-55页
     ·次生灌丛第55-57页
     ·草丛第57页
   ·人工植被第57-60页
   ·植被演替趋势第60页
   ·植被改造策略第60-62页
   ·老山地区的入侵植物第62-70页
第五章 南京老山地区的植物资源第70-95页
   ·观赏植物资源第70-80页
   ·食用植物资源第80-83页
   ·药用植物资源第83-87页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资源第87-89页
   ·古树名木资源第89-90页
   ·植物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建议第90-92页
 图版第92-95页
参考文献第95-98页
附录 Appendix第98-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两种观赏藓快繁技术及光合生理研究
下一篇:朱佳教授应用麻黄的经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