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4页 |
·蜡梅科植物研究进展 | 第10-15页 |
·蜡梅科的资源分布和分类概况 | 第10-12页 |
·蜡梅科植物的系统进化 | 第12页 |
·蜡梅科植物的栽培与繁殖研究 | 第12-13页 |
·蜡梅科植物化学成分分析 | 第13-14页 |
·蜡梅科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14页 |
·蜡梅科繁育生物学的研究 | 第14-15页 |
·蜡梅科远缘杂交研究进展 | 第15页 |
·观赏植物远缘杂交相关研究 | 第15-24页 |
·生殖障碍 | 第15-18页 |
·远缘杂交不亲和表现及其克服方法 | 第15-17页 |
·远缘杂种败育及其克服方法 | 第17-18页 |
·时空隔离及其克服途径 | 第18页 |
·远缘杂种的鉴定 | 第18-19页 |
·形态学鉴定 | 第18-19页 |
·染色体鉴定 | 第19页 |
·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鉴定 | 第19页 |
·近几年远缘杂交在观赏植物上的应用 | 第19-21页 |
·本实验意义与目的 | 第21-24页 |
第二章 蜡梅科属间杂交亲和性 | 第24-36页 |
·美国蜡梅属与夏蜡梅属属间杂交亲和性 | 第24-31页 |
·材料 | 第24页 |
·方法 | 第24-25页 |
·杂交授粉及取样固定 | 第24页 |
·荧光镜检 | 第24页 |
·胚发育研究 | 第24-2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5-29页 |
·夏蜡梅×光叶红蜡梅属间杂交花粉管萌发与胚发育特性 | 第25-27页 |
·光叶红蜡梅×夏蜡梅属间杂交花粉管萌发与胚发育特性 | 第27-29页 |
·讨论与结论 | 第29-31页 |
·蜡梅与美国蜡梅和夏蜡梅属间杂交亲和性研究 | 第31-36页 |
·材料 | 第31页 |
·方法 | 第31-32页 |
·花粉的保存与活力测定 | 第31页 |
·人工授粉 | 第31页 |
·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荧光显微观察 | 第31-3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2-34页 |
·花粉保存及其活力测定 | 第32页 |
·美国蜡梅属与蜡梅属杂交花粉管萌发特性 | 第32-33页 |
·夏蜡梅属与蜡梅属杂交花粉管萌发特性 | 第33-34页 |
·讨论与结论 | 第34-36页 |
第三章 蜡梅属种间杂交亲和性 | 第36-44页 |
·材料 | 第36页 |
·方法 | 第36-37页 |
·杂交授粉 | 第36-37页 |
·取样固定 | 第37页 |
·荧光镜检和胚胎整体透明 | 第3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7-43页 |
·蜡梅与柳叶蜡梅正反交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特性 | 第37-38页 |
·蜡梅与亮叶蜡梅正反交花粉粒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特性 | 第38-40页 |
·柳叶蜡梅与亮叶蜡梅正反交花粉粒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特性 | 第40-41页 |
·杂交胚胎发育情况 | 第41-43页 |
·自然授粉下蜡梅胚胎发育情况 | 第41-42页 |
·蜡梅×亮叶蜡梅胚胎发育情况 | 第42页 |
·蜡梅×柳叶蜡梅胚胎发育情况 | 第42-43页 |
·讨论与结论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全文主要结论及展望 | 第44-46页 |
·蜡梅科属间杂交结论 | 第44页 |
·蜡梅属种间杂交结论 | 第44页 |
·展望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6页 |
个人简介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