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20页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意义 | 第11-13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11-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一、有关我国产品责任立法情况的研究 | 第13-14页 |
二、对我国产品责任法律的探讨 | 第14-18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我国产品责任法律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 | 第20-31页 |
第一节 《民法通则》(1986年)关于产品责任规定的制定 | 第21-23页 |
第二节 《产品质量法》的制定与修改 | 第23-26页 |
一、《产品质量法》的制定(1993年) | 第23-24页 |
二、《产品质量法》的修改(2000年) | 第24-26页 |
第三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993年)的制定 | 第26-28页 |
第四节 《侵权责任法》(2009年)关于产品责任规定的制定 | 第28-31页 |
第三章 我国产品责任法律发展历程中重要突破之评析 | 第31-43页 |
第一节 《民法通则》中产品责任制度的重要突破 | 第31-32页 |
第二节 《产品质量法》中产品责任制度的重要突破 | 第32-33页 |
第三节 《侵权责任法》中产品责任制度的重要突破 | 第33-43页 |
一、产品自损纳入赔偿范围 | 第34-36页 |
二、确立跟踪观察义务 | 第36-39页 |
三、创立惩罚性赔偿责任制度 | 第39-41页 |
四、其他突破 | 第41-43页 |
第四章 我国产品责任法律近三十年演进的价值目标转变 | 第43-49页 |
第一节 《民法通则》中产品责任制度的价值目标 | 第44-45页 |
第二节 《产品质量法》中产品责任制度的价值目标 | 第45-46页 |
第三节 《侵权责任法》中产品责任制度的价值目标 | 第46-49页 |
第五章 我国产品责任法律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完善建议 | 第49-66页 |
第一节 我国产品责任法律的未来发展趋势 | 第49-56页 |
一、法律实用主义理念的融合 | 第49-52页 |
二、风险预防理念的表达 | 第52-54页 |
三、惩罚性理念的体现 | 第54-56页 |
第二节 完善我国现行产品责任法律之建议 | 第56-66页 |
一、明确产品自损赔偿规则 | 第56-58页 |
二、增设跟踪观察缺陷认定规则 | 第58-60页 |
三、细化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 | 第60-62页 |
四、其他完善建议 | 第62-66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作者简介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