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国际公法思想探析
| 内容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目录 | 第9-10页 |
| 引言 | 第10-13页 |
| 一、张之洞国际公法思想形成 | 第13-20页 |
| (一) 晚清背景及对外交涉 | 第13-15页 |
| (二) 西方国际法书籍的输入 | 第15-16页 |
| (三) 与高级知识分子及洋人的交往 | 第16-19页 |
| 1. 与清政府高级官员的来往 | 第16-17页 |
| 2. 与知识分子往来 | 第17页 |
| 3. 与洋人的交往 | 第17-19页 |
| (四) 本人的教育背景 | 第19-20页 |
| 二、张之洞国际法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0-30页 |
| (一) 维护“主权” | 第20-22页 |
| (二) 相对守约、守公法 | 第22-26页 |
| 1. 守约 | 第22-25页 |
| 2. 守公法 | 第25-26页 |
| (三) 国际法的起源及效力 | 第26-30页 |
| 1. 国际法的“角力”起源 | 第26-28页 |
| 2. 国际法的效力依据 | 第28页 |
| 3. 公法相对效力 | 第28-30页 |
| 三、张之洞国际法思想的实践 | 第30-39页 |
| (一) 维护主权、利权 | 第30-32页 |
| 1. 禁止侵占租界、回收租界 | 第30-31页 |
| 2. 内河行船 | 第31-32页 |
| (二) 遵守合约 | 第32-34页 |
| (三) “以夷制夷”到远交近攻、羁縻牵制 | 第34-36页 |
| (四) 直接应用国际法著作及原则 | 第36-37页 |
| (五) 人道救助 | 第37-39页 |
| 四、结语 | 第39-42页 |
| 参考资料 | 第42-44页 |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