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46页 |
·概述 | 第12-13页 |
·染料及印染废水特点 | 第13-14页 |
·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 | 第14-20页 |
·物化处理 | 第14-16页 |
·生物处理 | 第16页 |
·化学处理 | 第16-20页 |
·催化湿式氧化研究应用现状 | 第20-41页 |
·湿式氧化技术概述 | 第20-24页 |
·催化湿式氧化技术概述 | 第24-25页 |
·主要影响因素 | 第25-27页 |
·反应机理 | 第27-30页 |
·动力学 | 第30-32页 |
·催化剂的研究 | 第32-37页 |
·均相催化剂的研究 | 第32-33页 |
·非均相催化剂的研究 | 第33-37页 |
·应用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37-41页 |
·应用现状 | 第37-39页 |
·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39-41页 |
·经济性研究 | 第41页 |
·活性炭在催化中的研究应用现状 | 第41-45页 |
·活性炭的分类 | 第41-42页 |
·活性炭的结构 | 第42-43页 |
·活性炭的特性 | 第43-4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4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44-45页 |
本论文的选题思想 | 第45-46页 |
第二章 AC–FeCl_3/O_2体系对甲基橙的降解 | 第46-68页 |
·引言 | 第46页 |
·实验部分 | 第46-50页 |
·试剂 | 第46-47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47-48页 |
·实验装置 | 第48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48-49页 |
·染料溶液的配制 | 第48页 |
·催化剂 FeCl_3–AC 的制备 | 第48-49页 |
·缓冲溶液的配制 | 第49页 |
·实验步骤 | 第49页 |
·实验操作方法 | 第49页 |
·确定甲基橙在可见光区的最大吸收波长λ_(max) | 第49页 |
·FeCl_3–AC/O_2体系降解甲基橙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49页 |
·反应体系降解效果的评价方法的建立 | 第49-50页 |
·脱色率的测定 | 第49-50页 |
·TOC 去除率的测定 | 第5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0-67页 |
·确定甲基橙溶液在可见光区的最大吸收波长 | 第50-51页 |
·最佳反应条件确定 | 第51-55页 |
·甲基橙空白反应 | 第51页 |
·甲基橙催化氧化反应最佳反应温度的确定 | 第51页 |
·甲基橙催化氧化反应最佳反应压力的确定 | 第51-52页 |
·甲基橙催化氧化反应最佳进水 pH 的确定 | 第52-53页 |
·甲基橙催化氧化反应最佳催化剂投加量的确定 | 第53-54页 |
·甲基橙催化氧化反应最佳反应时间的确定 | 第54页 |
·甲基橙催化氧化反应最佳初始浓度的确定 | 第54-55页 |
·制备影响因素研究 | 第55-61页 |
·浸渍时间对甲基橙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 | 第55-56页 |
·浸渍方式对甲基橙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 | 第56-57页 |
·浸渍液浓度对甲基橙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 | 第57-58页 |
·焙烧温度对甲基橙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 | 第58-59页 |
·焙烧时间对甲基橙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 | 第59-60页 |
·干燥方式对甲基橙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 | 第60-61页 |
·反应影响因素研究 | 第61-63页 |
·反应温度对甲基橙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 | 第61-62页 |
·反应压力对甲基橙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 | 第62页 |
·进水 pH 对甲基橙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 | 第62-63页 |
·反应时间对甲基橙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 | 第63页 |
·甲基橙降解过程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第63-65页 |
·甲基橙降解过程的动力学分析 | 第65-67页 |
·小结 | 第67-68页 |
第三章 AC–FeCl_3/O_2体系对活性红 2BF 的降解 | 第68-83页 |
·引言 | 第68-69页 |
·实验部分 | 第69-70页 |
·试剂 | 第69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69页 |
·实验装置 | 第69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69-70页 |
·染料溶液的配制 | 第69页 |
·催化剂 FeCl_3–AC 的制备 | 第69-70页 |
·缓冲溶液的配制 | 第70页 |
·实验步骤 | 第70页 |
·实验操作方法 | 第70页 |
·确定活性红 2BF 在可见光区的最大吸收波长λ_(max) | 第70页 |
·AC–FeCl_3/O_2体系降解活性红 2BF 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70页 |
·反应体系降解效果的评价方法的建立 | 第7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0-82页 |
·确定活性红 2BF 溶液在可见光区的最大吸收波长 | 第70-71页 |
·最佳反应条件确定 | 第71-77页 |
·活性红 2BF 空白反应 | 第71页 |
·活性红 2BF 催化氧化反应最佳反应温度的确定 | 第71-72页 |
·活性红 2BF 催化氧化反应最佳反应压力的确定 | 第72-73页 |
·活性红 2BF 催化氧化反应最佳进水 pH 的确定 | 第73-74页 |
·活性红 2BF 催化氧化反应最佳催化剂投加量的确定 | 第74-75页 |
·活性红 2BF 催化氧化反应最佳反应时间的确定 | 第75-76页 |
·活性红 2BF 催化氧化反应最佳初始浓度的确定 | 第76-77页 |
·反应影响因素研究 | 第77-81页 |
·反应温度对活性红 2BF 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 | 第77-78页 |
·反应压力对活性红 2BF 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 | 第78-79页 |
·进水 pH 对活性红 2BF 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 | 第79-80页 |
·催化剂投加量对活性红 2BF 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 | 第80-81页 |
·活性红 2BF 降解过程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第81-82页 |
·小结 | 第82-83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