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8页 |
·银杏提取物 | 第8-13页 |
·银杏提取物简介 | 第8页 |
·化学成分 | 第8-10页 |
·银杏提取物药理作用 | 第10-11页 |
·检测标准 | 第11页 |
·体外溶出度研究 | 第11-12页 |
·临床应用 | 第12-13页 |
·微粉化技术 | 第13-16页 |
·机械粉碎法 | 第13页 |
·冷冻干燥法 | 第13页 |
·喷雾干燥技术 | 第13页 |
·超临界流体技术 | 第13-16页 |
·微粉的分析方法 | 第16-17页 |
·扫描电镜对形貌和粒径观测 | 第16页 |
·银杏提取物中总黄酮醇苷分析 | 第16-17页 |
·银杏提取物中萜类内酯分析 | 第17页 |
·实验选题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2 超临界二氧化碳反溶剂法制备银杏提取物超细微粉 | 第18-28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18-19页 |
·试验材料 | 第18页 |
·实验仪器和装置 | 第18-19页 |
·实验方法 | 第19-21页 |
·微粉化制备过程 | 第19页 |
·实验因素确定 | 第19-20页 |
·实验指标确定 | 第20页 |
·正交试验设计 | 第20-21页 |
·GBE微粉的性能表征 | 第21-22页 |
·GBE微粉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 第21页 |
·LC-MS/MS测定银杏萜类内酯 | 第21页 |
·HPLC测定银杏黄酮类化合物 | 第21-2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2-27页 |
·正交实验结果 | 第22页 |
·正交设计方差分析 | 第22-23页 |
·超临界反溶剂法制备GBE微粉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 第23-24页 |
·GBE微粉的形貌分析 | 第24-25页 |
·LC-MS/MS测定制备前后银杏萜类内酯的含量 | 第25-26页 |
·HPLC测定制备前后银杏总黄酮醇苷的含量 | 第26-27页 |
本章小节 | 第27-28页 |
3 银杏提取物的喷雾干燥法微粉化制备 | 第28-34页 |
·喷雾干燥法微粉化制备的研究概况 | 第28页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28-29页 |
·实验材料和试剂 | 第28页 |
·实验仪器 | 第28-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0页 |
·喷雾干燥法制备GBE微粉 | 第29页 |
·正交试验设计 | 第29-30页 |
·喷雾干燥微粉形态特征 | 第30页 |
·实验结果讨论 | 第30-33页 |
·正交实验结果 | 第30-31页 |
·正交设计方差及回归方程分析 | 第31页 |
·GBE微粉的形貌分析 | 第31-32页 |
·喷雾干燥制备前后银杏萜类内酯和总黄酮醇苷含量比较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GBE微粉体外溶出度及其对小鼠高脂血症的预防作用 | 第34-3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4-35页 |
·实验材料 | 第34页 |
·实验仪器 | 第34页 |
·体外溶出度的测定 | 第34页 |
·高脂血症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动物分组 | 第34-35页 |
·指标测定 | 第3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5-37页 |
·体外溶出度测定结果 | 第35-36页 |
·微粉化GBE对小鼠血脂及体重的影响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