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安全办公室的数据包的截获与分析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网络安全现状 | 第8-10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页 |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0-13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技术 | 第13-25页 |
·引言 | 第13页 |
·安全办公室的概述 | 第13-16页 |
·安全办公室的总体介绍 | 第13-14页 |
·安全办公室的基本技术介绍 | 第14-16页 |
·对 TCP/IP 网络体系结构的介绍 | 第16-19页 |
·关于 TCP/IP 的分层 | 第16-17页 |
·各种协议的数据封装过程 | 第17-18页 |
·各种协议的数据分用过程 | 第18-19页 |
·Windows 下的 WinPcap 开发包 | 第19-23页 |
·关于 WinPcap 开发包的介绍 | 第19-21页 |
·WinPcap 的数据结构与函数介绍 | 第2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数据包的截获与分析的设计 | 第25-35页 |
·引言 | 第25页 |
·数据包的截获与过滤 | 第25-27页 |
·数据包的过滤规则 | 第25-26页 |
·数据包的截获与过滤的设计 | 第26-27页 |
·网络协议分析 | 第27-29页 |
·协议分析的基本过程 | 第27-28页 |
·协议分析的设计 | 第28-29页 |
·网络数据包的生成 | 第29-33页 |
·关于数据包生成的介绍 | 第29-31页 |
·基于 WinPcap 的 ARP 数据包的生成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入侵检测算法的设计 | 第35-51页 |
·引言 | 第35页 |
·入侵检测的原理和技术 | 第35-38页 |
·入侵检测原理 | 第35-36页 |
·入侵检测技术 | 第36-38页 |
·模式匹配技术 | 第38页 |
·常用算法 | 第38-45页 |
·单模式匹配算法 | 第39-42页 |
·多模式匹配算法 | 第42-45页 |
·改进的多模式匹配算法 | 第45-49页 |
·改进的 Sunday 算法 | 第45-46页 |
·改进的多模式匹配算法 | 第46-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五章 系统的实现与测试 | 第51-61页 |
·系统测试环境 | 第51-52页 |
·系统的总体介绍 | 第52-53页 |
·系统各模块的实现 | 第53-58页 |
·数据包过滤模块 | 第53-55页 |
·网络协议分析模块 | 第55-56页 |
·入侵检测模块 | 第56-58页 |
·系统性能分析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总结 | 第61-62页 |
·展望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