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刘一层的艺术观点及教育思想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访问法 | 第10页 |
·资料整理法 | 第10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10页 |
·综合归纳方法 | 第10页 |
·相关研究 | 第10-17页 |
·现实主义绘画艺术 | 第10-11页 |
·2 关于刘一层研究的唐一禾的艺术道路 | 第11-14页 |
·武昌艺专与西南师专 | 第14-17页 |
2 画家艺术风格、艺术手主张的形成及演变 | 第17-30页 |
·画家的生平介绍 | 第17页 |
·青年时期(抗战时期) | 第17-18页 |
·政治倾向明显,用笔当武器 | 第17页 |
·现实主义手法的必然性 | 第17-18页 |
·中年时期 | 第18-22页 |
·具有一定的政治倾向 | 第18-20页 |
·社会化、生活化逐渐占主导地位 | 第20-21页 |
·创作手法朴实 | 第21-22页 |
·晚年时期 | 第22-25页 |
·政治倾向淡化,从生活中取材 | 第22-23页 |
·创作手法的突破 | 第23-24页 |
·对古典主义光影和色彩锲而不舍的研究 | 第24-25页 |
·师承关系对画家艺术修养形成的影响 | 第25页 |
·思想品德 | 第25页 |
·爱国情操 | 第25页 |
·绘画风格及审美意趣受其它艺术形式的影响 | 第25-28页 |
·中国传统绘画 | 第25-26页 |
·绘画和姊妹艺术间的联系 | 第26-27页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第27-28页 |
·自身专业素养的形成 | 第28-30页 |
3 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 第30-41页 |
·道德上 | 第30页 |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 第30页 |
·注重学生人格、人品的培养 | 第30页 |
·对学生的关怀 | 第30页 |
·思想上 | 第30-32页 |
·马列主义美学,辩证唯物论 | 第31页 |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民族自尊心 | 第31-32页 |
·学术上 | 第32-41页 |
·基本功的训练以及作品的创新 | 第32-34页 |
·油画创作要点 | 第34-39页 |
·西洋画与中国审美情趣的结合 | 第39-40页 |
·艺术传承的重要性 | 第40-41页 |
4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录A: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第44-45页 |
附录B: 图片收集 | 第45-48页 |
附录C: 刘一层艺术年表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