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黄陂区居民与旅游者地方感的对比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绪论 | 第12-18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目标 | 第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技术路线 | 第17页 |
·研究特色与创新 | 第17-18页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述评 | 第18-2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关于地方感相关概念的研究 | 第18页 |
·关于地方感维度及其关系的研究 | 第18-19页 |
·关于地方感研究手段和方法的研究 | 第19-20页 |
·关于地方感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2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关于地方概念及其在旅游中的作用的研究 | 第20-21页 |
·关于旅游者地方感特征的研究 | 第21页 |
·关于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研究 | 第2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21-23页 |
3 旅游目的地居民与旅游者地方感关系的理论研究 | 第23-28页 |
·地方感的定义及其维度 | 第23-25页 |
·地方感的定义 | 第23页 |
·地方感的维度 | 第23-25页 |
·旅游目的地居民与旅游者地方感关系的理论解释 | 第25-28页 |
·居民与旅游者的地方感在地方性维度方面的关系 | 第25-27页 |
·居民与旅游者的地方感在情感依恋维度方面的关系 | 第27-28页 |
4 武汉市黄陂区居民与旅游者地方感的调查与评价 | 第28-40页 |
·地方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8-30页 |
·居民与旅游者遥距感知水平因子 | 第28页 |
·对黄陂区地方独特性的感知 | 第28-29页 |
·对黄陂区地方原真性的看法 | 第29页 |
·对黄陂区情感依恋的观测变量 | 第29-30页 |
·黄陂区居民与旅游者地方感的调查 | 第30-33页 |
·调查目的与内容 | 第30页 |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30-31页 |
·问卷调查的实施 | 第31-32页 |
·问卷调查的结果 | 第32-33页 |
·黄陂区居民与旅游者地方感的评价 | 第33-40页 |
·对黄陂区的遥距感知水平 | 第33-34页 |
·对黄陂区地方独特性的感知水平 | 第34-36页 |
·对黄陂区地方原真性的感知水平 | 第36-37页 |
·对黄陂区情感依恋程度的感知水平 | 第37-40页 |
5 武汉市黄陂区居民与旅游者地方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0-46页 |
·黄陂区居民地方感的影响因素 | 第40-42页 |
·黄陂区居民遥距感知水平的影响因素 | 第40-41页 |
·居民对黄陂区地方独特性感知水平的影响因素 | 第41页 |
·居民对黄陂区地方原真性感知水平的影响因素 | 第41页 |
·居民对黄陂区情感依恋程度的影响因素 | 第41-42页 |
·黄陂区旅游者地方感的影响因素 | 第42-44页 |
·旅游者遥距感知水平的影响因素 | 第42-43页 |
·旅游者对黄陂区地方独特性感知水平的影响因素 | 第43页 |
·旅游者对黄陂区地方原真性感知水平的影响因素 | 第43页 |
·旅游者对黄陂区情感依恋程度的影响因素 | 第43-44页 |
·黄陂区居民与旅游者地方感影响因素的对比分析 | 第44-46页 |
6 黄陂区居民与旅游者地方感对比研究的应用价值 | 第46-53页 |
·黄陂区居民与旅游者地方感对比研究的意义 | 第46-47页 |
·黄陂区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47-50页 |
·黄陂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 | 第50-53页 |
7 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53-56页 |
·主要结论 | 第53页 |
·讨论与展望 | 第53-56页 |
·主要贡献 | 第53-54页 |
·研究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录:武汉市黄陂区居民与旅游者地方感调查问卷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