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他者”到“主体”--荆州电视台《垄上行》农民形象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前言 | 第11-16页 |
一、问题缘起 | 第11-12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15-16页 |
第一章 当代媒介:作为“他者”的农民形象 | 第16-25页 |
第一节 文学作品:意识化的农民形象 | 第16-19页 |
第二节 影视作品:商业化的农民形象 | 第19-21页 |
第三节 大众媒体:边缘化的农民形象 | 第21-25页 |
第二章 《垄上行》:作为“主体”的农民形象 | 第25-34页 |
第一节 农民作为“主体”呈现 | 第25-26页 |
第二节 《垄上行》农民形象多元化 | 第26-34页 |
一、从“受者”到“传者” | 第26-29页 |
二、从“受难者”到“创富者” | 第29-30页 |
三、从“被动引导者”到“主观能动者” | 第30-31页 |
四、从“负面行为者”到“正能量给予者” | 第31-34页 |
第三章 《垄上行》农民形象变化的原因分析 | 第34-55页 |
第一节 媒介宏观生态与农民新形象的呈现 | 第34-40页 |
一、转型期:农民新形象呈现的社会变迁 | 第34-37页 |
二、城市化:农民新形象呈现的空间变迁 | 第37-40页 |
三、价值观:农民新形象呈现的价值变迁 | 第40页 |
第二节 媒介中观生态与农民新形象的呈现 | 第40-47页 |
一、媒介体制:农民新形象呈现的媒介属性 | 第40-46页 |
二、“走转改”:农民新形象呈现的媒体实践 | 第46-47页 |
第三节 媒介微观生态与农民新形象的呈现 | 第47-55页 |
一、节目定位:媒介利益诉求凸显农民新形象 | 第47-48页 |
二、传媒技术:媒介技术进步昭显农民新形象 | 第48-52页 |
三、传播现状:对农传播现状彰显农民新形象 | 第52-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