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嵌入式Linux的以太网与CAN和MBUS两种现场总线的通信网关设计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9-10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0-12页 |
第二章 嵌入式LINUX内核分析与移植 | 第12-23页 |
·LINUX内核简介 | 第12-13页 |
·Linux内核版本 | 第12页 |
·Linux 2.6内核特性 | 第12-13页 |
·搭建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环境 | 第13-16页 |
·嵌入式Linux系统的组成 | 第14页 |
·嵌入式Linux开发工具链 | 第14-16页 |
·嵌入式LINUX内核配置 | 第16-18页 |
·Linux内核所支持的配置方式 | 第16-17页 |
·make menuconfig配置方法 | 第17-18页 |
·嵌入式LINUX内核的移植 | 第18-23页 |
·嵌入式Linux内核的编译 | 第18-19页 |
·嵌入式Linux内核的移植 | 第19-23页 |
第三章 硬件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23-29页 |
·系统硬件总体架构 | 第23页 |
·CAN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 第23-24页 |
·MBUS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 第24-26页 |
·S3C2440A最小系统相关硬件电路设计 | 第26-29页 |
·S3C2440A芯片介绍 | 第26页 |
·电源电路 | 第26-27页 |
·复位电路 | 第27页 |
·时钟电路 | 第27-29页 |
第四章 嵌入式LINUX下SPI驱动程序设计 | 第29-38页 |
·嵌入式LINUX设备驱动介绍 | 第29-34页 |
·嵌入式Linux驱动程序分类 | 第29-30页 |
·嵌入式Linux驱动程序开发流程 | 第30-31页 |
·嵌入式Linux驱动程序的结构 | 第31页 |
·嵌入式Linux驱动程序的加载方式 | 第31-34页 |
·嵌入式LINUX下SPI驱动程序设计实现 | 第34-38页 |
·file_operations结构体 | 第34-35页 |
·驱动程序的注册 | 第35-36页 |
·嵌入式Linux下SPI驱动程序的工作过程分析 | 第36-38页 |
第五章 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38-49页 |
·软件系统的要求分析 | 第38页 |
·软件系统的主要功能 | 第38-39页 |
·通信中的报文数据转换 | 第39-40页 |
·TCP/IP和CAN总线的报文转换 | 第39-40页 |
·TCP/IP和MBUS总线的报文转换 | 第40页 |
·软件总体设计方案 | 第40-44页 |
·软件的主要模块设计 | 第44-49页 |
·CAN总线模块 | 第45页 |
·MBUS总线模块 | 第45页 |
·TCP/IP网络模块 | 第45-47页 |
·进程间的同步与互斥 | 第47-49页 |
第六章 系统的测试与实现 | 第49-54页 |
·系统测试前的准备 | 第49-51页 |
·CAN总线与TCP/IP网络的通信测试 | 第51页 |
·MBUS总线与TCP/IP网络的通信测试 | 第51-52页 |
·系统整体工作情况测试 | 第52-54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4-56页 |
·总结 | 第54页 |
·展望 | 第54-56页 |
附录 | 第56-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