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道路建筑材料论文

钢渣沥青混凝土的制备、性能与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9-12页
第1章 前言第12-30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5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6页
     ·钢渣的产生及处理工艺第15-17页
     ·钢渣的综合利用第17-19页
     ·钢渣的特性第19-24页
     ·钢渣沥青混凝土的特性第24-26页
   ·存在的问题第26-27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7-28页
   ·主要技术路线第28-30页
第2章 原材料性能及实验方法第30-39页
   ·原材料性能第30-35页
     ·钢渣的性能第30-32页
     ·石灰石与玄武岩集料第32-34页
     ·矿粉及沥青第34-35页
   ·钢渣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第35-38页
     ·中、上面层混合料级配确定第35-37页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第37-38页
   ·试验方法第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3章 钢渣物化性能研究第39-55页
   ·钢渣的性质第39-50页
     ·外观第39-40页
     ·化学组成第40页
     ·表面微观形貌第40-41页
     ·矿物组成第41-42页
     ·表面元素分布第42-44页
     ·热稳定性第44-45页
     ·对环境的危害性评价第45-46页
     ·多孔特性第46-49页
     ·维氏硬度第49-50页
   ·钢渣球磨尾渣的性质第50-53页
     ·化学组成第50-51页
     ·表面微观形貌第51-52页
     ·矿物组成第52-53页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4章 沥青含量衰减及沥青膜厚度确定第55-69页
   ·损失的沥青含量第55-62页
     ·钢渣的沥青吸附规律第55-59页
     ·钢渣沥青混合料的沥青吸附规律第59-62页
   ·沥青膜厚度的确定第62-67页
     ·比表面积计算方法第63-66页
     ·混合料沥青膜厚第66-67页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5章 钢渣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第69-76页
   ·永久变形行为研究第69-73页
   ·低温疲劳性能研究第73-75页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6章 基于界面特性的钢渣沥青混合料水损害研究第76-104页
   ·钢渣与沥青的接触面特性第76-84页
     ·钢渣与沥青接触角、表面能与粘附功第76-78页
     ·钢渣与沥青界面粘结强度与破坏行为第78-84页
   ·冻融劈裂第84-85页
   ·基于断裂能的DCSEf水损害研究第85-89页
   ·动水损害后的疲劳特性研究第89-92页
     ·动水损害处理第89-90页
     ·疲劳试验结果第90-92页
   ·水损害对动态模量的影响第92-96页
     ·动态模量和相位角对温度和频率的依赖性第93-94页
     ·动态模量主曲线第94-96页
   ·水损害机理分析第96-102页
   ·本章小结第102-104页
第7章 钢渣球磨尾渣再利用第104-121页
   ·球磨尾渣沥青胶浆的性能第104-111页
     ·胶浆的针入度、软化点与粘度第105-106页
     ·胶浆的流变特性第106-111页
   ·球磨尾渣与沥青的相互作用第111-117页
     ·填料与沥青的作用机理第111-113页
     ·球磨尾渣胶浆的红外光谱分析第113页
     ·球磨尾渣与沥青的物理吸附第113-117页
   ·球磨尾渣对沥青混合料水稳性能的影响第117-119页
   ·本章小结第119-121页
第8章 钢渣沥青混凝土工程应用研究第121-137页
   ·钢渣集料的生产第122-127页
     ·存在的问题第122-127页
     ·解决措施第127页
   ·钢渣集料的加热第127-131页
   ·钢渣沥青混凝土的铺筑第131-132页
   ·钢渣沥青路面的检测第132-136页
     ·抗滑性能第133-134页
     ·渗水性能第134-135页
     ·路面厚度及压实度第135-136页
   ·本章小结第136-137页
第9章 结论与展望第137-140页
   ·主要研究结论第137-139页
   ·进一步研究计划第139-140页
附表第140-143页
参考文献第143-150页
致谢第150-151页
附录第151-152页
 A. 论文第151-152页
 B. 专利第152页
 C. 科研项目第152页

论文共1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及其治理研究
下一篇:隧联网结构及智能监控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