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微萃取技术在药物分配系数及微量金属离子分析中的应用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34页
   ·单滴溶剂微萃取第14-15页
     ·直接(DI-SDME)第14-15页
     ·顶空(HS-SDME)第15页
     ·液液液三相(Three-phase SDME)第15页
     ·连续流动(Continuous flow microextraction)第15页
   ·中空纤维膜液相微萃取(HF-LPME)第15-18页
     ·中空纤维膜液相微萃取的萃取模式分类第16-17页
     ·中空纤维膜液相萃取的影响因素第17-18页
   ·分散液液微萃取(DLLME)第18-22页
     ·分散液液微萃取的原理第18-19页
     ·分散液液微萃取的萃取步骤如下第19页
     ·萃取的影响因素第19-21页
     ·分散液液微萃取的发展第21-22页
   ·固相萃取的分类第22-24页
     ·据其原理分第22-23页
     ·固相萃取新技术第23-24页
   ·固相萃取在处理工业废水上的应用第24页
   ·吸附剂的种类第24-25页
   ·壳聚糖简介第25-27页
     ·壳聚糖的特性第25-26页
     ·壳聚糖的化学改性第26-27页
     ·壳聚糖在处理废水中的应用第27页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第27-28页
 参考文献第28-34页
第二章 分散液液微萃取快速、直接测定有机化合物log P值第34-52页
   ·引言第34-35页
   ·实验部分第35-36页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35-36页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第36页
     ·气相色谱条件第36页
   ·实验方法第36-38页
     ·Fe_3O_4磁性纳米球的制备第36页
     ·Fe_3O_4磁性纳米球的修饰第36页
     ·实验用水和正辛醇的预处理及标准溶液的配制第36-37页
     ·有机化合物log P的测定方法第37-38页
   ·结果与讨论第38-48页
     ·已修饰Fe_3O_4磁性纳米球的表征第38-39页
     ·修饰Fe_3O_4纳米小球预分散在正辛醇相中的特征第39-40页
     ·修饰磁性Fe_3O_4在分散液液微萃取中的影响第40-42页
     ·分散液-液微萃取和固相微萃取回收正辛醇两步萃取过程特征第42-43页
     ·有机化合物在两相中分配平衡时间的影响第43-44页
     ·修饰Fe_3O_4纳米小球对平衡的影响及正辛醇相体积的选择第44-45页
     ·待测有机物的浓度对测定分配系数的影响第45-46页
     ·有机化合物log P的测定结果第46-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第三章 分散液-液微萃取快速测定药物血清蛋白结合率第52-64页
   ·引言第52-54页
   ·实验部分第54-55页
     ·主要试剂与仪器第54页
     ·仪器的工作条件第54-55页
   ·鸡血清的前处理及工作溶液的配制第55-56页
     ·鸡血的处理及血清的制备第55页
     ·工作溶液的配制第55页
     ·药物蛋白结合率的测定方法第55-56页
   ·结果与讨论第56-61页
     ·分散液-液微萃取过程的特征第56-57页
     ·最佳萃取时间的选择第57页
     ·最佳正辛醇用量的选择第57-58页
     ·药物血清蛋白作用时间对药物血清蛋白结合率的影响第58-59页
     ·萃取时间对劳拉西泮蛋白结合率的影响第59-60页
     ·劳拉西泮和硝西泮蛋白结合率的测定第60-61页
     ·药物蛋白结合率的测定结果第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第四章 pH敏感型固化单宁酸壳聚糖的制备及对Cu~(2+)的吸附测定第64-79页
   ·引言第64-65页
   ·实验部分第65-67页
     ·试剂及仪器第65页
     ·固化单宁酸壳聚糖的制备第65-66页
     ·吸附和脱附实验第66页
     ·不同pH对Cu~(2+)的吸附和脱附过程第66-67页
   ·结果和讨论第67-76页
     ·固化单宁酸壳聚糖的表征第67-69页
     ·不同pH下对Cu~(2+)吸附和脱附过程的紫外扫描曲线第69-70页
     ·吸附时间对吸附平衡的影响第70-71页
     ·温度对吸附量的影响第71页
     ·不同Cu~(2+)初始浓度对吸附量的影响第71-72页
     ·吸附动力学第72-73页
     ·固化单宁酸壳聚糖的循环利用第73-74页
     ·纯水中微量Cu~(2+)的富集第74页
     ·干扰离子的对测定Cu~(2+)的影响第74-75页
     ·水样中Cu~(2+)的测定第75-76页
   ·结论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79页
结论第79-80页
致谢第80-81页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抗菌肽与磷脂膜的相互作用研究
下一篇:碳纳米材料修饰碳糊电极的构筑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