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AM和IDT模型的手机应用商城用户行为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框架结构 | 第12-13页 |
·主要特色及创新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回顾及文献综述 | 第15-33页 |
·移动商务概述 | 第15-17页 |
·手机应用商城概述 | 第17-19页 |
·基本概念 | 第17-18页 |
·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用户使用移动商务行为模型 | 第19-25页 |
·性行为理论 | 第19-20页 |
·计划行为理论 | 第20-21页 |
·创新扩散理论 | 第21-23页 |
·技术接受模型 | 第23-25页 |
·移动商务顾客意向的影响变量 | 第25-29页 |
·消费者自身特性 | 第25页 |
·消费者对移动商务的感知 | 第25-27页 |
·移动商务的特性 | 第27-29页 |
·实证研究总结 | 第29-31页 |
·研究理论基础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手机应用商城的现状分析 | 第33-38页 |
·国外手机应用商城现状 | 第33-35页 |
·苹果--App Store | 第33页 |
·诺基亚--Ovi Store | 第33-34页 |
·谷歌--Android Market | 第34-35页 |
·微软--Windows Marketplace | 第35页 |
·国内手机应用商城现状 | 第35-37页 |
·中国移动--MM | 第35-36页 |
·中国电信--天翼空间 | 第36页 |
·中国联通--“沃”商店 | 第36页 |
·联想手机应用商店--乐园 | 第36-37页 |
·历趣手机应用商店--LiQu | 第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构建研究模型 | 第38-46页 |
·创新扩散理论与技术接受理论的结合模型 | 第38-39页 |
·扩展模型的外部变量 | 第39-40页 |
·网络外部性 | 第39页 |
·感知乐趣 | 第39-40页 |
·感知价格水平 | 第40页 |
·信任 | 第40页 |
·模型变量小结 | 第40-41页 |
·研究假设 | 第41-42页 |
·研究变量的测量指标 | 第42-46页 |
·网络外部性的测量指标 | 第42页 |
·感知乐趣的的测量指标 | 第42-43页 |
·信任的测量指标 | 第43页 |
·感知价格水平的测量指标 | 第43页 |
·兼容性的测量指标 | 第43-44页 |
·感知有用性的测量指标 | 第44页 |
·感知易用性的测量指标 | 第44页 |
·感知易用性的测量指标 | 第44-45页 |
·使用意愿的测量指标 | 第45-46页 |
第五章 实证研究数据分析 | 第46-63页 |
·数据样本情况 | 第46-48页 |
·量表项目分析 | 第48-50页 |
·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50-55页 |
·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 | 第50-52页 |
·调查问卷的效度分析 | 第52-55页 |
·结构方程模型及检验假设 | 第55-59页 |
·研究结果分析 | 第59-60页 |
·管理建议 | 第60-63页 |
第六章 研究总结及张望 | 第63-65页 |
·研究总结 | 第63-64页 |
·研究限制和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附录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