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移动通信的发展 | 第11-12页 |
·LTE系统简介 | 第12-14页 |
·LTE-Advanced系统简介 | 第14-16页 |
·LTE-Advanced系统性能需求 | 第14-15页 |
·LTE-Advanced系统中继技术 | 第15-16页 |
·TD-SCDMA系统简介 | 第16-17页 |
·物联网研究简介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18-19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干扰评估方法介绍 | 第20-24页 |
·确定性分析方法 | 第20-23页 |
·额外隔离度的计算 | 第21-22页 |
·ACLR的计算方法 | 第22页 |
·ACS的计算方法 | 第22-23页 |
·蒙特卡洛仿真方法 | 第23-24页 |
第三章 LTE-Advanced与TD-SCDMA共存研究 | 第24-36页 |
·干扰场景 | 第24页 |
·确定性分析 | 第24-26页 |
·仿真假设 | 第26-33页 |
·网络拓扑 | 第26-27页 |
·天线模型 | 第27-28页 |
·传播模型 | 第28页 |
·功率控制模型 | 第28-29页 |
·ACIR模型 | 第29-30页 |
·干扰计算模型 | 第30-32页 |
·干扰评估准则 | 第32页 |
·仿真参数 | 第32-33页 |
·仿真结果 | 第33-36页 |
·LTE-Advanced基站干扰TD-SCDMA移动台 | 第33-34页 |
·LTE-Advanced移动台干扰TD-SCDMA基站 | 第34-36页 |
第四章 LTE-Advanced中Relay access link接收机性能研究 | 第36-54页 |
·接收机性能简介 | 第36-39页 |
·参考灵敏度等级 | 第37页 |
·阻塞特性 | 第37-38页 |
·动态范围 | 第38-39页 |
·仿真场景 | 第39-40页 |
·仿真假设 | 第40-46页 |
·仿真链路 | 第40-41页 |
·网络拓扑 | 第41-42页 |
·小区选择算法 | 第42页 |
·传播模型 | 第42-44页 |
·功率控制 | 第44页 |
·ACIR模型 | 第44-45页 |
·仿真参数 | 第45-46页 |
·仿真结果 | 第46-54页 |
·参考灵敏度 | 第46-47页 |
·阻塞特性 | 第47-50页 |
·动态范围 | 第50-54页 |
第五章 室内智能家居无线系统共存研究 | 第54-85页 |
·智能家居应用场景 | 第54-57页 |
·系统组成 | 第54-55页 |
·室内智能家居网络 | 第55-57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57页 |
·频谱规划及链路分析 | 第57-59页 |
·WiFi干扰ZigBee系统的确定性分析 | 第59-60页 |
·关键算法实现 | 第60-66页 |
·WiFi系统的CSMA/CA算法实现 | 第60-63页 |
·ZigBee系统的CSMA/CA算法实现 | 第63-64页 |
·存在其他系统干扰时的ZigBee的CSMA/CA算法建模 | 第64-66页 |
·仿真假设及参数设置 | 第66-73页 |
·网络拓扑 | 第66-67页 |
·传播模型 | 第67-68页 |
·WiFi系统参数 | 第68-69页 |
·ZigBee系统参数 | 第69页 |
·仿真流程概述 | 第69-71页 |
·评估方法 | 第71-72页 |
·干扰计算 | 第72-73页 |
·仿真结果 | 第73-85页 |
·ZigBee性能仿真结果 | 第73-83页 |
·总结及分析 | 第83-85页 |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