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O正演模型研究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4页 |
·AVO 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 第10-12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页 |
·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12-14页 |
第2章 AVO 技术理论基础 | 第14-34页 |
·Zoeppritz 方程 | 第14-21页 |
·完整的 Zoeppritz 方程 | 第14-17页 |
·反射系数与入射角的关系 | 第17-21页 |
·Zoeppritz 方程的近似方程 | 第21-24页 |
·区分流体和固体的近似方程 | 第21-22页 |
·突出泊松比近似方程 | 第22页 |
·Shuey 近似方程 | 第22-24页 |
·方程的比较与选择 | 第24-34页 |
·入射角度差异变化的影响 | 第24-26页 |
·不同模型纵波速度差异的影响 | 第26-29页 |
·密度差异的影响 | 第29-31页 |
·泊松比差异的影响 | 第31-34页 |
第3章 AVO 正演的岩石物理学基础 | 第34-50页 |
·泊松比和岩石物理参数的关系 | 第34-40页 |
·泊松比的定义 | 第34-36页 |
·影响泊松比的岩石物理参数 | 第36-39页 |
·主要因素分析 | 第39-40页 |
·岩石物理性质理论模型 | 第40-46页 |
·Voigt-Reuss-Hill 理论 | 第40-41页 |
·Gassmann 理论 | 第41页 |
·Biot-Geertsma 理论 | 第41-42页 |
·Kuster-Toksoz 理论 | 第42-45页 |
·经验公式 | 第45-46页 |
·含油气砂岩的 AVO 特性 | 第46-50页 |
·第一类正波阻抗含气砂岩 | 第47-48页 |
·第二类零波阻抗含气砂岩 | 第48-49页 |
·第三类负波阻抗含气砂岩 | 第49-50页 |
第4章 AVO 正演模型研究 | 第50-64页 |
·射线追踪 AVO 模拟 | 第50-54页 |
·射线追踪方法原理 | 第50-52页 |
·射线追踪 AVO 理论模型 | 第52-54页 |
·层状介质模型 | 第54-64页 |
·双层单界面介质模型 | 第54-57页 |
·多层介质模型 | 第57-61页 |
·地层厚度对 AVO 响应的影响 | 第61-64页 |
结论及展望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71页 |